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之我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幼儿园的班级工作琐碎繁多,良好的班级常规管理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宝宝厨房、宝宝客厅。挂上卡通小壁毯、
鲜艳的窗帘、贴一张”宝宝全家福”的照片; 摆几处小方桌、 小床,再放上几只柔软的小靠垫 看:孩子们在小厨房里”洗菜、做
饭”;在小卧室里抱抱、哄哄”宝宝”;在客厅里”看看电视”,累了在小靠垫上休息休息,乏了在地毯上躺一躺 一个个俨然象小爸爸、小妈妈,一副悠闲、自在的画面,孩子真正地感受到了”幼儿园象我家”。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就会慢慢适应教室环境融入班集体,他们的家庭生活经验也得以拓展和整合。
在中大班时期,除了继续创设和谐温馨的家庭式氛围之外,还应该注重幼儿主人翁意识的培养。如:在环境的创设方面,区角如何摆放,墙面如何布置,都充分尊重幼儿,让孩子知道自己就是班
级大家庭中的一员,积极参与,共同商量、共同创设。这样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也有所加强,使幼儿有改变环境的成功感和责任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
三、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幼儿良好的行为表现。
苏联教育家乌申期基说过:”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来说榜样的作用就象太阳光一样重要。”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使幼儿学有榜样,行有准绳。如:要求幼儿礼貌待人,教师首先就要使用礼貌用语,早晨入园时,经常有些幼儿忘记向老师打招呼,这时候,如果老师能先向小朋友问好,我想,这将是你教育幼儿主动向老师问好的最好语言。
教师在充分地发挥言传身教作用的同时,还要善于捕捉班里孩子的闪光点,利用它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例如:每次玩完玩具,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玩具自觉地整理好,玩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弄乱的玩具整齐的摆好,利用这位幼儿的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折叠整理玩具,还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自觉地摆放玩具。幼儿都很喜欢模仿,也特别容易受到鼓舞,所以在几次鼓励后幼儿都想改正自己的缺点,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当然,榜样的行为不仅要让幼儿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最重要的的是反映到幼儿的行为中去。所以当幼儿自觉地以榜样的精神为动力,以榜样规范行为,做出良好的表现时,我们会及时给予幼儿充
分的表扬,使幼儿感受到学榜样的益处,从而强化榜样的影响力。
四、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强化幼儿的活动常规。
朗朗上口的儿歌,生动形象,不断变化的故事,是幼儿所喜欢的活动之一,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所以在培养幼儿的常规时,可以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儿歌、故事等,以此来强化幼儿的活动常规。例如利用《学好样》这首儿歌,可以加强幼儿在行和坐方面的常规培养。儿歌《我的耳朵灵》 ,游戏:”猜猜我是谁”“按指令行事”“传话”等,这些活动都可以有效的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样样饭菜吃的香》的儿歌,古诗《悯农》和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等能训练孩子的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有时我们也可以把一些常规要求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在饶有兴趣的儿歌陪伴下,愉快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