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论文
感恩教育论文
陈梅
【摘要】“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感恩”不仅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更是中华名
感恩教育论文
感恩教育论文
陈梅
【摘要】“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感恩”不仅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更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在教育工作中,“感恩教育“是永恒的话题。感恩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主要体现为以德报德,能够唤起人性的真善美。在感恩教育中,我们要使家庭、社会、学校三者联动起来,让教育形成合力,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师的授业解惑之情,回报伟大祖国的培养之爱。
【关键词】小学生 感恩 美德 和谐 感恩教育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种真诚的举动。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弘扬和倡导感恩文化,引导学生学会知恩报恩感恩,是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构建良好的健康人格和品格的重要途径,更是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重要教育内容。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具有感恩心是社会对他们的希望和要求,只有从小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他人,才能感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感恩教育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课,也是社会和谐的前奏。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的转化。
5、和谐社会,倡导仁爱。小学生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中的价值观、社会观、道德环境、风气等对于模仿能力较强、认知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社会环境中,学生对于艰苦生活的理解不够,对父母的辛劳理解不深刻,却很容易受到社会中的奢华、虚荣、贪财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例如,小学生针对穿着、文具、饮食等方面进行攀比,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心理优越性较强,而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很容易埋怨自己甚至自己的父母。此外,小学生在网络、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中获得的除了正面的信息之外,还有一些负面信息,对于社会的感恩意识变淡了,认为只有自己才最可靠。尤其在目前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形势下,一部分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不会关心他人,不懂得尊敬父母,不晓得感恩师长,有些孩子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被爱,不知责任。许许多多有着各种心理偏差的孩子,正迫切需要感恩思想伸入他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来一次灵魂的洗礼。无数惨不忍睹的恶性事件,无数触目惊心的恶果、无数“心理病”受害者的鲜血和吁求,都在警示我们,人们正渴望着充满人性关怀和伦理道德启迪的感恩励志教育。
三、感恩教育的内容
1、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要教育小学生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因为父母不仅赐予
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
感恩教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