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果蔬保鲜库总量超过700座,。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到1500万亩。农机大户和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快速,据统计,至201*年全省拥有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3200多个,农机专业修理点6000多个,,其中已有3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超过2500个。
4、加大基本农田爱护力度,提高耕地质量。
各地对基本农田的爱护力度加大。宿迁市建立和完善了基本农田爱护“八项制度’,严格履行基本农田占用审批程序;制定出台了《宿迁市县级政府耕地爱护责任目标考核方法》,明确了主要领导任期基本农田爱护目标责任。仔细贯彻执行国家及省基本农田爱护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基本农田“五个不准”制度,全面开展了基本农田动态巡查,有效遏止了乱占滥用基本农田的现象。兴化市通过签定目标责任书、划定基本农田爱护块、建立基本农田爱护数据库、强化基本农田爱护监督管理等措施,主动落实基本农田爱护责任制。全市耕地总量和质量呈稳中有升的趋势。201*,,增长3%;基本农田爱护面积181万亩,达到省规定的基本农田保有量的要求。淮安市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安排,全面落实耕地爱护责任制,切实限制建设占用耕地和林地。通过,重点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工厂化基质育秧工程、有机肥推广工程,加大土壤改良工作力度,提高耕地质量。
二、农业基础建设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省农业基础建设取得很大成果,农业综合生产实力有了肯定程度提高,但从全面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从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我省各地特殊是苏北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和落后。
1、农业基础建设成为投入盲点。
中心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中心和省的农业投入大幅度增加,但到地方,受重工轻农和政绩观的影响,农业投入的概念和范围被扩大化了。一些地方把惠及全社会的水利工程、道路、桥梁、环境治理等建设项目的投入、农村社会事业投入都纳入农业投入,而真正用于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则增加很少。
2、流域性防洪工程历史遗留的问题多,存在着平安隐患。
抗洪排涝是我省苏中苏北地区的一项重要工程,目前,淮河入江水道淤塞严峻,河道沿程高滩阻水严峻,上、中段水位抬高,行洪实力下降;苏北浇灌总渠堤防冲刷严峻;洪泽湖洪水出路之一的分淮入沂还不具备行洪3000流量条件,洪泽湖大堤部分地段低于设计标准,不能抗御设计洪水位;平地筑堤,束水行洪,切断了流域地区原有的排水出路,因洪致涝问题突出。一些重点低洼圩区、行蓄洪河湖两岸和周边地区排涝受阻,内涝损失比较严峻。地处里下河地区的兴化市目前仍有422公里圩堤堤顶高程低于4米,有414个土口门需建闸限制、387座病老闸需大修新建。
3灌区末级渠系和小型排灌设施薄弱环节多,农田基本设施建设严峻落后。不管是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农田水利的需求来看,还是从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现状来看,我省粮食主产区的农田基础设施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首先是田间路桥、沟渠、涵闸等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头,年久失修,老化严峻,很多
水利基础设施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8388座建筑物须要报废。特殊是机电泵站存在问题较多,金湖县436座固定泵站中,正常运行的50座,%;带病运行的380座,%;报废的6座,%。其次是防洪除涝标准不足。淮平安市现有圩区519个,其中排涝实力日雨在110-150毫米之间的145万亩,排涝实力低于日雨110毫米的68万亩。这些圩区建有圩口涵闸906座,还有392个敞口;有空白圩118
202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