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有哪些文化成就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
化结构。不同的人对 “文化 ”有不同的定义,通常文化包括文字、语言、地域、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那么西周有哪些文化成又如天子祭祖用的 《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
在周雅乐中,器乐、舞蹈、歌唱往往分别进行,并不完全合
3 / 6
在一起,舞蹈由与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 歌唱由弹奏乐器瑟或簧管乐器笙伴奏,器乐即所谓 “金奏 ”,是钟、鼓、磬的合奏。 “金奏”规格很高, 只有天子、 诸侯可用。 大夫和士只能单单用鼓。 钟
和磬以其宏大的音量和特有的音色交织成肃穆庄丽的音响, 加上鼓的配合,确实能造成天子、诸侯 “至尊至高 ”、 “威严 ”无比的功效。当时可以看到 “六代乐舞 ”,即黄帝时的《云门》 、尧时的《咸池》、舜时的《韶》、禹时的《大夏》、商时的《大濩》、周时的《大武》。
西周所用雅乐的歌唱部分均属于《诗经》中的《周颂》 、《大雅》和《小雅》。而《国风》中只有《周南》、《召南》在西周后期用于等级较低的 “礼 ”。清代学者方玉润在分析《周南 ·芣苡》一诗
时对诗所表现的情形进行了想象性的描述: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馀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今天,我们只能从文字中去品察其中的节奏和韵律。
周代还兴办了音乐机构 “大司乐 ”,在音乐方面系统的训练贵族子弟。《周礼 ·春官 ·大司乐》 中记载了大司乐教授乐舞的具体内容: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 ;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 、《大咸》、《大磬》、《大夏》、《大濩 )》、《大武》。“以《六乐》防民之情,而教以和。 ”说
4 / 6
明《周礼 ·地宫 ·大司徒》已注意到音乐对人情志的影响。
西周的文化成就:服饰
中国服饰制度,在周代逐步完善,帝王、诸侯、贵族都依照
场合与身份穿着服饰。周代的服饰,主要是上身穿 “衣 ”,衣领开向右边 ;下身穿 “裳 ”,裳就是裙 ;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 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 “韨 ”,用来遮蔽膝盖, 所以又叫做 “蔽膝 ”。
冕服是男服服饰中最尊贵的一种。冕服主要在祭典中穿着,比如祭祀天地、五帝,享先王、先公,祭祀山川、社稷等,是主要的祭服。但是天子受诸侯朝觐、大婚亲迎时也要穿冕服,其服饰主要由冠、衣、裳、蔽膝、革带、大带等要件所组成。冕服的
主体是玄衣,衣裳上面绘绣有章纹饰, 周代共有九章花纹, 即龙、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
义。而在最隆重的典礼时,穿九章纹冕服。衣裳之下,衬以白纱
中单,即白色的衬衣。古代衬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
子的蔽膝为朱色, 诸侯为黄朱色。鞋是双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
鞋底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礼时穿赤色的。
女服也是与 “礼 ”相合。《周礼 ·天官》中记载道: “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祎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禄衣、素纱。辨外内命妇之服, 鞠衣、展衣、禄衣、素纱。 ”王后跟从天子祭先王的祭服是 “祎衣 ”。王后跟从天子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的祭服是 “揄狄”,是青色衣, 画揄狄纹十二章纹, 揄狄羽色亦为五采。 王后跟
5 / 6
从天子祭群神和子男夫人从君祭宗庙的祭服是 “阙狄 ”,是赤色衣,
刻赤色缯的狄纹。王后率领命妇祭蚕神告桑的礼服是 “鞠衣 ”,也
是诸候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 王后礼见王及宴请宾客的礼
服是 “展衣 ”,也是卿大夫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王后燕居
时的常服是 “禄衣 ”,也是士之妻从夫助祭的祭服。 “素纱 ”主要是
衬在六服的面,这样可以显示出六服的色
西周有哪些文化成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