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之星事迹材料
篇一:乡村之星申请人活动事迹
庞全恩同志个人事迹
庞全恩同志1965年出生,家住山东省单县莱河镇庞楼行政村,中共党员,现任单县莱河惠农奶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山东莱河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共单县县委下派莱河镇崔开展桑园林下种草,形成“桑—蚕—草—鹅—沼气〞的立体种养经济模式,既节约土地资源保护了环境,又增加了农户收入。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肯定,其“桑—蚕—草—鹅〞的立体种养经济模式于2022年起屡次在宜宾市推广学习,增加了蚕农新的经济收入来源。并于2022年、2022年分别中选为共青团县委第十二次、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2022年10月被共青团宜宾市委、宜宾市科学技术局评为“宜宾市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2022年12月被共青团宜宾市委、宜宾市农业局评为“宜宾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
同志在创业开展的道路上积极参与党组织学习,于2022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带着农户新开展桑园千余亩,但由于市场经济、原丝绸公司经营不善等影响,蚕业生产不断下滑,为稳定蚕桑产业,等31人于2022年1月发起创办了县乡蚕桑专业合作社,任合作社理事长。依托合作社有组织地开展技术培训和生产开展,从而更加稳定,有利于增加农户经济收入,更好地开展壮大蚕桑产业。合作社现已有在册社员200余户,在此根底上,他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扩展蚕桑产业的同时,结合实际自然资源优势,开展优质核桃等果品种植,利用成熟的林下立体种养循环经济开展模式,大力推广桑园、果园林下养鸡,种草养兔、养牛,增加了农户增收渠道,大大降低种养业风险。通过利用桑园林下养鸡和桑园种草养兔,年出售优质土鸡1万只,出栏商品兔2万只,仅此两项可增加销售收入200万元以上,年人均纯收入增加
400元,走出了一条立体生态循环的绿色经济开展路子。
2022年起至今先后担任村文书、村委会主任、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科技干事等职;曾于2022年-2022年在县委党校学习“农经管〞专业,被评为“优秀学员〞。身为共产党员、村干部,从不忘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参与、组织、协调,特别是农村沼气建设、根底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通过县乡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和全体村民积极努力配合,全村根底设施较为完善,村通水泥路穿村而过,通社公路已达16余公里,入户便道根本户户通。在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的同时,经常与群众探索开展致富门路,积极带着周边群众加快致富奔小康。曾于2022年被县人民政府授予“农村人才示范户〞;2022年12月被县农业局评为“蚕业生产先进个人〞;2022年7月和2022年7月被中共乡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身为共产党员、村干部,近年来更是不遗余力为群众开展致富和农村根底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出谋划策,在乡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和群众的积极配合下,村从一个乡最偏远、海拔最高、村民贫困、根底条件差的落后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自来水厂建设顺利实施,村民很快会喝上平安的自来水;等通过协调争取,全村70%的村民安装上了天然气;电信网络有线宽带已是社社通,村民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村内已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气、通网络五通。新村建设已于2022年通过上级部门验收。所做成绩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先后于2022年6月被中共县委评为“双创双争〞学习标兵;2022年6月被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第九批县拔尖人才〞;2022年4月宜宾市人民政府授予“宜宾市劳动模范〞。
通过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村民的素质提高了,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村内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合作社迎来了新的开展机遇。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开展
,实现新突破,他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开拓进取,努力拼搏,为建设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新农村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
,男,汉族,1984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乡村人。2022年底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经过五年的军营生活,他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思想得到了提高。于2022年12月退伍回乡创业。
回乡后在村三组办起了一个常年存栏12000只的蛋鸡养殖场。对于养殖来说,他是个门外汉,旁人也对他指指点点,认为一个从来没有饲养过一只牲口的毛头小伙子能把鸡养好。养殖场在大家的非议声中建了起来。面对压力,没有退缩,而是把压力变成动力,他不断查阅专业书籍,到、等地参观取经,学习养殖技术,养殖场的抗病能力得到提高。120天后,第一批母鸡成功出栏,看着一个个的鸡蛋从鸡笼里滚出来,他的心里乐开了花,觉得以前所受的苦都是值得的。
看着一筐一筐的鸡蛋,他的心里又喜又忧,每天10000多板的鸡蛋如何销售成了一个大问题。如果按常规将鸡蛋批发给经销商,价格肯定不会高,但自己一个人卖又卖不完。他想了很久,
最新乡村之星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