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语
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就是在说话或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和心里的意思完全相反,一般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一种修辞格。
1
分类
根据说话者的对象不同、说话者的感情不同,反语可以分为两大反语
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就是在说话或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和心里的意思完全相反,一般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一种修辞格。
1
分类
根据说话者的对象不同、说话者的感情不同,反语可以分为两大类:讽刺反语和风趣反语
2
讽刺反语
讽刺反语是为了揭露、批判、讽刺、嘲弄,表达贬义的反语,是通常所见的用法。如:
3
贾瑞道:“我在嫂子跟前若有一点谎话,天打雷劈!只因素日闻得人说,嫂子是个利害人,在你跟前一点也错不得,所以唬住了我。嫂子最是个有说有笑极疼人的,我怎么不来,——死了也愿意!”凤姐笑道:“果然你是个明白人,比贾蓉两个强远了。看他那样清秀,只当他们心里明白,谁知竟是两个胡涂虫,一点不知人心。”
(清·曹雪芹《红楼梦》)
4
《红楼梦》中贾瑞是个风流公子,王熙凤是个刁钻毒辣的女人。贾瑞想调戏王熙凤,他的不良意图早就被王熙凤识破,凭着她那毒辣的性格,自是不愿意轻易放过贾瑞对她的不恭,便设下圈套,等贾瑞上钩。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贾瑞是个衣冠禽兽,更着重刻画了王熙凤假装对贾瑞好,故意不让贾瑞瞧出破绽。“果然你是个明白人,比贾蓉两个强远了”是讽刺反语,实际上是贬斥嘲讽贾瑞,相当于“哼,你这个糊涂虫,死到临头还不知道”。
5
风趣反语
风趣反语是为了风趣、幽默、诙谐而说的反语,字面表达的是贬义,实际上是表达褒义,或因情深难言,或因避嫌忌说,并不包含讽刺嘲弄之意。如:
6
②黛玉听了,嗤的一声笑道:“你既要在这里,那边去老老实实的坐着,咱们说话儿。”宝玉道:“我也歪着。”黛玉道:“你就歪着。”宝玉道:“没有枕头,咱们在一个枕头上。”黛玉道:“放屁!外头不是枕头?拿一个来枕着。”宝玉出至外间,看了一看,回来笑道:“那个我不要,也不知是那个脏婆子的。”黛玉听了,睁开眼,起身笑道:“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请枕这一个。”说着,自己枕的推与宝玉,又起身将自己的再拿一个来,自己枕了,二人对面倒下。
(清·曹雪芹《红楼梦》)
“
7
天魔”,佛家语,是魔界之主,经常率领众魔扰人身心,破坏善事,故“天魔星”的意思是纠缠人的、令人厌恶的魔头。林黛玉和贾宝玉从小玩到大,彼此又真心相爱,她怎么会骂贾宝玉是个大魔头呢?这里就是反语的手法了。它表现了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爱,但她是女孩儿家,又不好意思说出来,于是以字面上的憎,以风趣反语来寄寓她那复杂而又浓烈的感情。
8
反语与双关
反语修辞格和双关修辞格都包含着表里两层意思,表面上的一层意思是词语本身所固有的,而心里想的所要表达的那一层意思则是由特定的上下文所赋予的,所以不容易分清。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反语的表面和里面两层意思永远是正好相反,而双关的表面和里面的两层意思却不一定相反。
9
仿词
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造出新的词语,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改变原来特定的词义,创造出新意,这种修辞手法叫做仿词。
10
常见的仿词类型有
谐音仿,
相类仿,
反义仿,
等几种
11
谐音仿
1,草木皆冰——草木皆兵
2、民意测验——名义测验
3、你不会跳舞——我会跳六
12
相类仿
第二天早晨,她们的头发上都结了霜。男同志们笑她们说:“嘿,你们演‘白毛女’都不用化妆了!”她们也笑男同志,“还说哩!你看,你们不是‘白毛男’吗?”(魏巍《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
13
那几年,我不就改造成家庭妇男了吗?不信,你们问文婷,我什么不干?什么不会?(谌容《人到中年》)
经验使我知道,我在受着武力征伐的时候,是同时要得到文力征伐的。(鲁迅《准风月谈 后记》)
14
反义仿
夜深沉,草原上乌云密布,寒气袭人。叶剑英来到磨坊附近,杨尚昆已在那里等他,两个人既紧张又兴奋,急忙赶路。同志们看到他们来了,高兴的说;“我们开小差跑出来。”叶剑英风趣的说:“不,不是开小差,而是开大差,是执行中央北上的方针
15
特殊的几种多层仿
妹妹你慢慢地往“钱”走。(《光明日报》)例句是仿“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这一句歌词。“慢慢”是“大胆”的仿用,属反义仿,“钱”仿“前”音,属谐音仿。这种意义和读音的多层仿用,使表达情趣倍增。
16
辐射仿
正如“水感”特好的人有可能成为世界级游泳运动员一样,让有“球感”的人去打球踢球,有“生意感”的人去担任厂长经理,有“新闻感”的人去当记者,“群众感”特强的人当干部,这于本人于国家于事业都大有好处。(《文汇报》)这一段文
反语 仿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