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太宰治文学表现形式的仿拟与引用——以《女人的决斗》为例.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太宰治文学表现形式的仿拟与引用——以《女人的决斗》为例.docx论太宰治文学表现形式的仿拟与引用一一以《女人的决斗〉为例
一、 太宰治文学
太宰治(1909-1948)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无赖派”一一 又称“新戏作派”的代表作家,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留下了许 多作品,对后世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形,再加工创造,是创造型引用的一种。
琳达•哈琴(Linda Hutcheon国际著名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加 拿大多伦多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系教授)著作《论戏仿》(A Theory of Parody)中指出仿拟是“对源文本有差异的重复”。
仿拟创作手法是在既有文本基础上,采用批判性的笔法对源文本 的整体框架或核心元素进行再现和引用。在本文中,笔者将以此 概念为基础,对太宰治的《女人的斗争》(《月刊文章》1940年 一月〜六月)进行具体分析。
《女人的决斗》是以德国作家Herbert Eulenberg (1876〜1949) 的短篇小说Ein Frauenzweikampf的森欧外译作版《女人的决斗》 为源文本,进行了全文引用,并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重新梳理文 章脉络,创作出全新的故事。此作品为研究太宰治引用与翻案文 学的重要仿拟作品。
森欧外翻译作品《女人的决斗》讲述了一个女人之间决斗的故事。
主人公人妻17 人夕^千工向丈夫的情妇医科大学生提出决斗, 两人开枪射击,结果与开始预料的不同,反败为胜,射杀了对方 取得了决斗的胜利,但是即使决斗胜利了,主人公也觉得没办法 回到以前的人生轨道了,在拘留所绝食自尽。
文本本身就具备多重含义,因此无法做出唯一绝对的解读。但主 要故事脉络描述了女主人公悲壮惨烈的人生轨迹,最后故事结局 在一定程度上英雄化了主人公。主人公出于对丈夫的爱,以及妻 子的责任感,迫使她走上了决斗之路,脱离妻子以及孩子母亲的 社会秩序,变成了孤独的个体,决斗的结局使主人公预料到自己 无法忍受接下来孤独的人生,所以选择了自我灭亡。
而在太宰治作品《女人的决斗》中,引用了源文本的百分之七十, 并增加了旁白者“我”(即太宰治),以第三视角来阐述这个故事o 原作中只有女主人公一条主线,经过太宰治的仿拟创作加工成女 主人公及其丈夫,以及丈夫的情妇三个人的故事,故事主人公们 之间的互相批判削弱了源文本中女主人公的英雄性以及悲壮性。
如女学生「苏芝京1^、。理性在失•□左女性O姿(4、9 L <
物片臭9 J>丈夫「女房(4、可gif® 女Vto好牲•□左刀^寸。工zf彳人卜•e't」等 等,通过其他角色对主人公的评价,瓦解了主人公的唯一性。最 后主人公在狱中写的遗书也同样剥夺了源文本赋予主角的唯一 性,使人们能够相对地看待文中塑造的主人公的形象。文中的 “我”对森欧外译作中最大的空白做了补充,即增添了当事人情 妇女学生,以及主人公的丈夫与这场决斗的关联性所在,并对此
关联性做出了解释与回答,这也就是作者借由“我”与源文本进 行了对话的产物。
除却从一个人的故事转变为三个人的故事这一文脉构成变化,太 宰治的《女人的决斗》还围绕着“艺术家是什么”这一问题展开 了新的故事。太宰治版《女人的决斗》在构成上可以分为三层。 最外层(第一层)是“我”向读者的“诸君”叙述这个故事,由 “我”之口叙述了仿拟版《女人的决斗》中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和 方针。第二层是“我”创造的女学生和丈夫的故事。从森欧外译 作版《女人

论太宰治文学表现形式的仿拟与引用——以《女人的决斗》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89 KB
  • 时间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