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当印刷油墨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其表面就会被一层分子所覆盖,这时即使采用补加溶剂或油脂以减少油墨的浓度,但已经结皮(凝胶)的表面也不可能再容纳更多的分子。在这种故障出现后,不仅给印刷带来麻烦,而且造成用料的很大浪费。据测算:轻者浪费1‰,重者浪费将近1%。这种有形的消耗给包装印刷企业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油墨生产者或印刷操作工通常采用人工或放置聚乙烯管搅拌和补加防结皮剂的方法进行挽救,其目的无非是将印刷费用降到最小值。笔者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观察,介绍防止包装印刷油墨结皮的方法和措施,供同行读者参考。
一、包装印刷油墨结皮后采取的措施
大家都知道,当印刷过程中墨斗里的油墨因表层干燥而形成一层次膜时,要么放置一个搅拌装置,要么干脆将该墨倒掉,不然的话,皮膜将会附着到辊筒上,结果会使版面形成凹凸不平,从而导致印品出现乱刀痕的污染。其原因,油墨界倾向于:(1)油墨干燥过快;(2)油墨流动性差;(3)油墨的沉淀已干燥。但熟不知这种现象是因油墨体系的挥发、或蒸发、或氧化干燥的梯度大造成的,而印刷界则认为:油墨的墨桶或墨斗结构不好,产生不流动的滞留部分,从干燥机漏出的空气烘干了油墨的表层或热吹风吹到了墨斗里的油墨所造成的。虽众说不一,但围绕这种现象的出现,印刷操作工一般采用的处理方法是:(1)不能用干燥过快的油墨;(2)添加中慢干溶剂;(3)更换已变质的油墨(即由流动性差到流动性优良);(4)在墨斗里不停的搅拌;(5)在墨斗上设置一个封闭的顶盖;(6)调节热吹风角度。一般有印刷经验常识的人,当干速过快、或油墨浓度过淡、或流动不良、或油墨触变性大、或油墨静电时,会采取将印刷机械速度调快的办法,既防止了油墨提早干结在印版上,又克服了包装印刷油墨成膜形成的结皮,消除了图文的斑纹故障。
二、稳定包装印刷油墨图文成膜质量
能够控制包装印刷油墨墨膜的自由基聚合、催干或溶剂的挥发,以及氧化的活性作用,就能达到防止结皮的目的。但这种控制作用必须根据需要,既不影响印刷图文成膜的干燥速率,又不影响该油墨制品的性能和质量,这是油墨制造的最起码标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笔者建议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方法一:加入抗氧及缓凝剂。在印刷油墨体系中,加入抗氧剂或缓凝剂的作用在于,预防包装印刷图文成膜过程中产生自由基,从而达到中断墨膜氧化、挥发聚合。一旦在极短的时间内溶剂挥发,油类的氧化过程也随之减少,其油墨产生的自由基会继续聚合成膜(如天津力生化工厂产品系列)。
方法二:加入隔氧剂。采用被称为隔氧剂的液状石蜡添加在包装印刷油墨里,产生的蒸气填充在油墨桶、罐、盒之间,使之形成一层隔氧层(膜),从而有效地阻止因蒸气压而极易挥发掉油墨体系里的溶剂。
方法三:加入络合剂。使用肟类化合物(甲乙酮肟、丁醛肟、环乙酮肟对对苯二酚等)控制油墨体系催干剂的活性,起到延缓或防止结皮的作用。
长期以来,包装印刷油墨添加防结皮剂(即阻聚),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了,近四十年来大都采用酚类,而在水墨里则选用苯甲酸,比起最早选用高沸点的溶剂盖面既省时,又省力。因为酚类化合物本身是一个质子给予体,能在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过氧化自由基反应,生成ROOH,同时形成一个稳定的抗氧自由基,捕获活性自由基,而终止了氧化聚合的反应-防止了印刷油墨的结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
浅谈防止油墨结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