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消毒隔离与职业防护
1
整理ppt
感染病
感染性
传染病
感染性&传染性
2
整理ppt
概要
传染病医院的建筑要求
医院的消毒
隔离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3
整理ppt
传染病医院的建筑要求洒在拖布上。
25
整理ppt
医院的消毒
注意!
遇污染要随时消毒,消毒剂的浓度视污染情况适当增减;不同病人、不同区域的抹布、拖布应分开使用。
26
整理ppt
隔离
27
整理ppt
隔离
标准预防、额外预防
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和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8
整理ppt
隔离
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可能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29
整理ppt
隔离
额外预防
由于标准预防的基础措施中不能预防经由空气、飞沫、接触途径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因此需要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
30
整理ppt
隔离
将处于传染期内的病人、可疑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同其他病人分开,或将感染者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下,即称之隔离。
31
整理ppt
隔离
隔离的分类(根据《WS/T 311-2009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空气传播▲指病原体颗粒<5μm,如结核、麻疹、水痘等
飞沫传播▲指病原体颗粒>5μm,如流感、支原体肺炎等
接触传播▲
32
整理ppt
隔离
隔离技术
手卫生
戴帽子
戴口罩
戴防护眼镜
穿脱工作服
穿脱隔离衣
穿脱防护服
。。。。。。
33
整理ppt
隔离
手卫生 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正确洗手比手的消毒更重要。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
病区门口及水池旁配备洗手液、手消毒剂,张贴洗手方法与洗手标志。
流动水洗手,重点科室和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WS/T 313-2009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配备擦手纸巾、干手器。
禁用脏手巾、脏手绢,甚至衣襟擦手。
34
整理ppt
35
整理ppt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36
整理ppt
×
×
×
×
×
√
37
整理ppt
隔离
戴帽子 罩住头发
戴口罩
纱布口罩
普通医用口罩
外科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N95
N99
38
整理ppt
隔离
纱布口罩
2003年6月在国家指定的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对16层纱布口罩、24层纱布口罩和N95口罩进行过滤效果测定,结果:
16层过滤效果为24%,
%,
%。
39
整理ppt
隔离
普通医用口罩
符合相关注册产品标准(YZB),一般缺少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或者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低。
可用于普通环境下的一次性卫生护理,或者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颗粒如花粉等的阻隔或防护。
40
整理ppt
隔离
医用外科口罩
符合YY 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重要技术指标包括过滤效率、细菌过滤效率和呼吸阻力:
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30±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30%;
细菌过滤效率:在规定条件下,对平均颗粒直径为(3±)μm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
呼吸阻力:在过滤效率流量条件下,吸气阻力不超过49Pa,。
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以及在有创操作过程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防护。
41
整理ppt
隔离
医用防护口罩
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标准,重要技术指标包括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和气流阻力:
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85±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即符合N95(或FFP2)及以上等级。
吸气阻力:在上述流量条件下,(35mmH2O)。
适用于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防护等级高。
42
整理pp
传染病隔离与防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