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的党建模式一、前言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而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为此实施党建工作信息化,提升党建工作标准化,推进党建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指导思想就是要求我们在新时期如何用创新思维和方法主动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二、推进党建信息化的必要性和意义从目前形势来看,企业信息化发展程度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水平、成长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国内化工行业领军人物,实施党建工作信息化可以确保落实“成本领先”发展战略,为公司走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人员少、效率高、技术新的发展道路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通过大力推进党建信息化,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和企业发展质量,可以克服传统管理粗放、不透明的弊端,解决好党建工作中的民主建设、党员管理、纪检、宣传等方面所面临一系列问题。同时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党员提供有效的沟通学习窗口,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也有利于公司党员用正确的视角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判断形势,并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创新、团队建设工作中来,从而提升企业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另外,实现党建信息化工作,本身就是党根据时代要求加强自身建设的创新实践,也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实现党建工作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必然选择,是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党组织与党员双向互动的有效平台和渠道。三、推进党建信息化的优势(一)****是新建企业,员工队伍年轻,人员平均年龄26岁,大专以上学历占80%,学习层次相对较高,对外界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思维开阔,具备开展党建信息化的信息化的人才基础。(二)****通过建厂以来的不断摸索,在机构设计、人员配置、绩效考核等方面,采用大部制线性生产管控、全员绩效考核、岗位精细化管理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党建信息化方面具有较好的的组织基础。(三)****在公司信息化建设之前已进行过积极探索,公司的生产、财务、仓库等业务之前已经使用独立的管理软件,具备基本的财务核算、库存管理和工业自动化控制功能,这为公司的信息化工作奠定了硬件基础。四、党建信息化工作模式(一)信息化下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信息化条件下的党组建设,对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党建工作的运行规则和方式方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相当于党建工作在某种形式的创新,为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推动公司党建工作的高效、正确,公司在信息化党建上着重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原则:,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中央企业党委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意见》明确指出:“无论中央企业领导体制、经营机制、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如何变化,都要始终坚持党对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这说明企业的管理机制可变,但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始终没有变,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企业性质和服务所决定的,这是公司实行党建信息化工作的首要原则。归根结底,我们党建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企业发展方向、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维护职工的权益,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科学发展优势。,始终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我们企业党建信息化工作的谋划、推进、考核都要围绕经营管理和“第一要务”发挥作用,要把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作为发挥党建信息化重中之重,把工作业绩作为检验党建信息化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努力促进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要努力建设信息化条件下的服务型党组织,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各项活动,当好科学发展、创新驱动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切实维护不同群体的利益企业信息化党建工作关键点是要通过优秀的平台设计,从而实现在协调各种关系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如处理好与董事会的关系,发挥在企业重大决策中的“参与者”作用;处理好与经理层的关系,发挥好在执行党的政策、法规方面的“监督者”作用;处理好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发挥好“向心力”作用。多元利益主体在实现共同利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利益的分歧和冲突,当各主体之间发生矛盾时,只有通过合理的途径的高效疏解和沟通,才能防止一切侵害企业利益和企业员工的正当权益的行为发生。因此,我们实行党建信息化工作
国有企业在信息化条件下党建模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