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卷第 6 期安顺学院学报 Vol1 11 No1 6
2009 年 12 月 JOURNAL OF ANSH UN UNIVERS ITY Dec1 2009
哲学# 法律# 历史
性出于气有善有恶
) ) ) 王廷相的气质人性论
张立新
( 安顺学院保卫处, 贵州安顺 561000)
摘要: 王廷相是明代中期气学的代表人物, 他以元气为世界的本原, 将理纳入气中, 认为
理为气之理, 没有超越于气之外的理。在理气论的思想指导下, 提出了性出于气, 人物之性
无非气质所为, 离气不能言性, 气质之性之外无本然之性; 性出于气, 有善有恶, 人性可通
过教化和习行而为善。
关键词: 王廷相; 元气; 理与气; 气质之性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9507 ( 2009) 06- 0065- 04
明代中期/ 气学0 的真正复兴, 应该是从王廷相开始气的性质, 王廷相认为气是物质性的存在, 虽然无形可见,
的。王廷相在明代文坛上成就卓著, 是著名的/ 前七子0 却是实有之物, 他说: / 气虽无形可见, 却是实有之物, 口
之一。在哲学上, 他上承宋代张载, 发展了气一元论哲学, 可以吸而入, 手可以摇而得, 非虚寂空冥无所索取者。0 [3]
对北宋至明代的理学进行了深入的批评和分析。为人为文, 气虽然无形无状, 却是人能感知到的, 人可以通过口将气
深得当时人所钦佩。王廷相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去世, 史吸入, 通过手的摇动, 感知到气的存在。而且, 气充塞着
载/ 士林闻之, 无问识与不识, 咸出涕曰: - 嗟嗟, 浚川翁宇宙, 无处不在, 是天地造化的实体, / 天内外皆气, 地中
没矣!. 0 [ 1] 时人评价他/ 德器弘粹, 气禀刚大, 修身力学, 亦气, 物虚实皆气, 通极上下造化之实体也0。[4]
以圣贤自期, 不事浮躁, 旁搜远览, 上下古今, 惟求自得, 王廷相把气又称为元气, 他认为在天地未形成之前,
无所循泥。灼见其是, 虽古人所非者不拘; 灼见其非, 虽充塞宇宙的就是元气, 他把太古鸿蒙时的不知其极, 不可
古人所是者不执。立言垂训, 根极理要, 多发前贤所未发以名状的宇宙称为太极、太虚。天地未分化之前, 虽然无
焉0 。[ 2] 著作有 5王氏家藏集6 和 5王浚川所著书6 。王廷相形无象, 呈现虚空状态, 但是王廷相认为虚就是气, 虚和
的气质人性论是在其气学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从性气不相离, 太极、太虚就是气, 并不是说元气之上有太极、
出于气的角度, 将性从程朱/ 性即理0 的本然层次, 下降太虚, 他认为: / 元气之上无物, 不可知其所自, 故曰太
到气质成性的实然层面, 主张人性有善有恶, 关键在于后极; 不可以象名状, 故曰太虚耳。0 [5] 气或元气就是宇宙的
天的习染。终极存在, 而太极、太虚只不过是元气的不同性质的不同
一、元气为本体称号而已。所以他反对气之上还有其他存在的观点, 针对
从明代气学思想的发展历史来看, 真正把气作为本体老子/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0 的观点, 他主张/ 万
是从王廷相开始的。与罗钦顺将理与气同等对待来展开其有皆具于元气之始0;
性出于气有善有恶_王廷相的气质人性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