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成都大慈寺(图).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成都大慈寺(图)
大慈寺
大慈寺位于成都市中心地区,座北向南,前为糠市街北口,后为蜀都大道大慈寺路,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化积淀丰厚的中国名刹,世传为“震旦第一丛林”。大慈寺的始建年代,据宋代普济《五灯会元》所成都大慈寺(图)
大慈寺
大慈寺位于成都市中心地区,座北向南,前为糠市街北口,后为蜀都大道大慈寺路,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化积淀丰厚的中国名刹,世传为“震旦第一丛林”。大慈寺的始建年代,据宋代普济《五灯会元》所载印度僧人宝掌“魏、晋间东游此土,入蜀礼普贤,留大慈”推算,当为公元3世纪至4世纪之间,据今己有1600多年。
  唐武德元年(618年),三藏法师玄奘从长安到成都,随宝暹、道基、志振等法师学习佛教经论。武德五年(622年)春,玄奘在成都大慈寺律院受戒并坐夏学律。玄奘在成都四五年间,究通诸部,常在大慈、空慧等寺讲经,为蜀人所景仰。玄奘不以此为满足,乃泛舟三峡,取道荆州至长安,实现他赴西天取经之壮举。
  唐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攻陷长安,唐玄宗避难成都。玄宗见大慈寺僧人英干在成都街头施粥,救济贫困百姓,并为国家祈福。他深受感动,乃为英干敕书“大圣慈寺”匾额,赐田一千亩。次年,无相禅师重建大圣慈寺,凡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四十二间。贞元十七年(801年),韦皋镇蜀,扩修大慈寺普贤阁,又凿解玉溪流经寺前,使大慈寺环境更趋完美,成为唐代颇具声望的讲经胜地。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高僧知玄(悟达国师)讲经于普贤阁下,听众每日达万余人。
  唐会昌五年(845年),武宗灭佛,大慈寺因有唐玄宗题额,故“不在除毁之例”,是当时成都唯一保存下来的佛寺,也是当时蜀中规模最大的佛寺。
  由于唐玄宗、唐僖宗先后幸蜀,许多著名画师也聚集成都,使成都绘画之风大盛。仅在大慈寺中,就有壁画千余堵,留下作品的全国知名画师多达六七十人。据宋代李之纯《大圣慈寺书记》载:“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较之,莫如大圣慈寺之盛。”宋代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笔记》、黄休复《益州名画录》等书,对大慈寺壁画作者及内容也多有记载。宋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与其弟苏辙游大慈,对唐代佛画大师卢楞伽的作品倍加赞赏,称大慈寺壁画“精妙冠世”。
  唐宋时期的大慈寺,是中、韩、日三国佛教学术交流之重地。唐代新罗国(今韩国)无相禅师,原为新罗王子,开元十六年(728年)到长安,受到唐玄宗召见,后入蜀参拜智洗、处寂禅师,深得法要。玄宗幸蜀,复获召见,并命重建成都大慈寺,广开讲席,宋人认为是第455尊罗汉转世,是净众、保唐禅派的创始人。宋代道隆禅师,十三岁出家于大慈寺,在寺学成之后,淳祐六年(1246年)率徒东渡日本,首传禅法,后嵯峨天皇特召谒见,并敕迁建仁寺。道隆在日本三十二年,弟子众多,其名望可与唐代鉴真和尚相比。道隆示

成都大慈寺(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惜春文档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