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古诗,学修辞.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张永俊
唐代诗人杜甫,一生胸怀报国大志,他非常崇尚诸
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写下了许多歌
咏诸葛亮的诗篇。在一首题为《古柏行》的长诗中,他用
文“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的诗句来写孔明庙

嚎前的一棵老柏树。有趣的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沈括

一一读到这首诗之后,觉得有点不对劲,于是捻着胡须一算,
羹发现杜甫所描写的这棵老柏树的高度和直径的比例不符合
实际,便说: “粗七尺四十围就是树干直径七尺,高
二千尺,这棵老柏树也太细长了吧。”其实,杜甫是运用
夸张的手法,来塑造老柏树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目的是
以此衬托诸葛亮的伟大人格。作为一位科学家,沈括在看
问题时总是讲究精确计算,而诗歌艺术是不能用科学标准

来衡量的。
无独有偶,在我国历史上还发生过另一个相似的故
事。晚唐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著名的绝句《江南春》: “千
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
少楼台烟雨中。”明代有个叫杨慎的人,认为杜牧的这首
诗太不真实了,他说: “千里之外的莺啼,谁听得见千
里之外的绿树红花,谁看得见如果是十里,那还差不
多。”于是,他将杜牧这首诗中的“千”改成了“十”。
这一字之差,不仅使诗味变淡、境界变小,而且叫人啼笑
皆非。其实,杜牧也同样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是指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手段来提
高表达效果,使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语言
运用方式。在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
夸张、对偶、借代、对比、反问、设问等十多种。这里对
常见的修辞方法作简单介绍并举例说明:
比喻:指用具体、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表达抽象、深
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方法。如: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蠢誊曩¨¨;
戬矾舔
拟人:把事物写得具有人的特征:人的感情、语言和
有动作。如: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
种修辞方法。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加以比较的
方法。如: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反问:指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反问是只
问不答,答案暗含其中,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
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读古诗,学修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龙的传人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