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从比较视野看张爱玲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姓名:唐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指导教师:徐志啸
20031016
【中文摘要】
本文从历史的、世界的比较角度探讨了张爱玲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将张爱玲
的创作放在历史的背景下来考察,我们看到了她对前辈作家的超越,看到了她对
中国女性命运的深刻反思,与五四前辈作家不同的是,张爱玲笔下的女性都是传
统的回归到家庭中的女性,尤其是不乏受过教育的新女性,这就使得她对中国女
性命运的探讨达到了一个不曾有过的深度。所以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并不是通过对
现实的批判或揭露得以表现的,而是在对都市女性,甚至是知识女性不可挣脱的
历史宿命中对五四以来的女性解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是在平常的话语叙述中向
人们展示了中国女性解放的艰难和独特的历史道路,让人们看到了五四以后曾经
张扬的女性怎样从出走到回归的晦暗和无奈。
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国际社会的女权主义运动己取得很大成绩,女性在政
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发展和形成了很多女权主义运动
理论纲领,并在社会实践中积极运行。女性写作就被看成是进行女权主义斗争的
重要实践活动和武器,是女性表达自己的最好手段。在这一参照系统下考察张爱
玲的女性意识,就有了新的发现。在中国女性从出走的冲动到回归的退隐中,张
爱玲把握到了女性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生成,具有难以突破的传统宿命,这也就
是她的作品中笼罩着苍凉和悲哀的色调的原因所在。
对张爱玲女性意识的考察,对于理解女性的历史命运和当下的女性写作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高度文明现代化的今天,女性的自主意识一方面急剧膨胀,
另一方面女性的传统依附心理仍很强烈。尤其极为悖谬的是,在自觉与被迫中,
中国女性再一次商品化、物质化。所以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来分析张爱玲的女性
意识,会更好地理解她那“苍凉的启示’,。
【关键词】女意识女写作女权主义婚姻传统
砂,,
酬’
引言
作为一个现代作家,没有谁象张爱玲那样引起了评论界的儿度关注,并且
是两岸三地甚至还有大洋彼岸。她之所以吸引这么多文学评论者和读者的目光,
我想不仅仅是因为她那“传奇”般的人生,更是因为她构筑起来的那个独特的文
学世界。
对于张爱玲的研究,大陆显然要比台湾地区晚得多,也沉寂得多。这与时
代政治气候有着紧密的联系。使张爱玲的文学生涯重放光芒的应该归功于学者夏
志清,这是第一个将张爱玲纳入文学史进行评价的学者,并给予张很高的评价,
“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尽管这样的评价不免有失公允,
但不可否认的是,张爱玲应该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此恐怕不该再有什么
异议。象现代文学史上其他几位重要的作家如沈从文、林语堂等一样,由于历史
的政治的原因,近年都存在一个重新发掘重新评价的问题。引起大陆学者和读书
界对张爱玲的高度重视,是从张那传奇般的一生结束那年开始的。仅以论文为例,
据统计,年关于张的论文共篇,年篇,年篇,年
篇,年篇,年篇’。可以说,最近每年的论文数量远比八十
年代之前的以十年为计量单位的多得多,每年也有多位硕士、博士将对张爱玲及
其创作的研究成果作为学位论文。尽管这样的现象不无跟风的嫌疑,但也充分说
明了张爱玲的重要性。
除了对张爱玲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评价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研究工作就是
针对张爱玲的作品展开的。粗略概括起来,对于张的作品评价主要集中在这样几
个方面首先是张爱玲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现代意识。这是由张的生活和创作背景
主要集中在上海和香港这样两个中国最早的具有浓郁现代色彩的城市所决定的。
张的小说创作中故事发生的背景主要集中在上海和香港,具有较鲜明的地域色
彩,尤其是张在其散文创作中娓娓叙说的现代城市生活中的种种情趣,和她的小
说中体现出来的现代都市文明相互辉映,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其次还有
部分评论文章捕捉到的是张爱玲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技巧,比如她所选取的独特
意象,她的色彩感,她的象征性语言等一些独有的风格,对于张的文学作品的研
究还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她的女性意识上,象《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张爱玲的
女性观》等这样的论文题目很是常见,或者将张爱玲纳入到更大范围的女性文学
研究视界中,将其列为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个案。
应该说,张特有的题材范围—婚恋、家庭注定了她的作品笼罩在浓郁的
女性气息中。对她的女性意识进行挖掘探讨也就成为必然。更何况,年轻的女作
从比较视野看张爱玲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