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东阳建筑木雕中“牛腿”的演变.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东阳建筑木雕中“牛腿”的演变
关键:东阳 建筑 木雕 牛腿 设计
东阳建筑木雕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于外檐结构中的撑拱。 撑拱是一根起斜向支撑作用的圆木, 是用以支撑挑檐或楼厢的承重构件,它位于檐柱外侧的突出 他
命令去掉雕琢奇丽之处,之后新内三殿建成,六宫以次序列,皆
朴素不为修饰。由于朱元璋率先恭俭,上行下效,时人以朴素为
尚,建筑以简朴为主,因此,明早期建筑中的木雕装饰也同样简
单。
梅岘敦礼堂是晚明东阳木雕建筑的代表。 由于东阳人对建筑雕刻态度发生了变化, 敦礼堂外檐上的雕刻装饰开始变多了, 此时外檐结构基本成熟。 外檐桁梁上的花拱开始出现, 并保留了斗拱的基本形态,但斗拱的变化是十分明显的。斗部有束腰,下面
有上翻的花草纹, 类似西方建筑纹样; 束腰处四边打圆, 有双线,直通斗的上边; 斗的上半部比中间束腰要大, 两部分衔接处还有一个优美的曲线。
比较拱的上部也可以发现许多变化。边缘打圆,饰以双线,在原拱基础上又多了一些装饰,装饰的图形纹样已是西式花纹。
另外,花拱前面的托木饰有西方味道的洋花, 后面劄牵上已经出现“象鼻架虾弓背 ”( 东阳方言)。柱子和梁相交的直角上也饰以中西结合的梁托 (洋花勾)。此时,琴枋和刊头仍连成一体, 从侧面看琴枋,像一把偃月刀。上面有像括号的弧形,如同西方巴洛克时期一些装饰网格。其下方是一个斗,饰以三层复瓣雕花。
斗下方是中心部位 —— 撑拱,类 “S形”,因形似东阳当地盛黄酒的壶瓶细嘴, 也称之为 “壶瓶嘴 ”。在其下正有一块上翻的叶子,
两侧平面刻有龙须一样的装饰纹。最下面是一块雀替,也称 “托木”。托木与撑拱一气而下, 与柱子相接。 撑拱正面刻有简单花形图案,两边用浮雕饰以瑞兽,附以云纹,以增加祥瑞之气势。撑
拱与托木的部分倒过来看, 与巴洛克时期教堂立面大涡卷极为相似。总体而言,此时牛腿形状弯曲而优美,似乎与巴洛克时期建筑风格有着紧密联系,装饰不多,造型简练,雕刻语言讲究。
清代是东阳建筑木雕的成熟期, 牛腿样式丰富。 清早期牛腿的重要代表是义乌赤岸容安堂建筑。 容安堂前厅牛腿应属清早期较晚的风格, 有人按明清家具断代传统而将其划归到晚明, 但在东阳民居牛腿雕刻中是否能够用此种方法分类, 还需商榷。毕竟,随着刊头的出现, 清代东阳建筑改变了外檐结构, 琴枋上也开始雕刻情节和故事, 这与明晚期只有偏西式的洋花装饰有显著的区别。
从容安堂正厅和前厅木雕牛腿上可以看到, 前厅牛腿上有很明显的多个 “S形”和旋涡图案。 与明代壶瓶嘴不同, 这里的牛腿不留空白,整体造型与罗马圣安德烈礼拜堂的穹顶上装饰部件十分
相似。 “S形”部分雕有浅浮雕吉祥博古图案, 琴枋雕有马、 猴、喜鹊和梧桐树,寓意 “马上封侯 ”。
此时,琴枋上出现了近似圆雕的人物刊头。 刊头下面有个仙人,采用高浮雕手法,其上是一朵上仰莲花,托着花拱,与明末
无大区别。 花拱两侧雀替的结构变化不大, 但主要变化是在雕刻内容上:其上雕刻有 “万”字变体,外部上方雕一只圆雕振翅欲飞的鸟,下部为圆雕狮子。 雀替中间横着一块明显带有西方特点的洋花托

东阳建筑木雕中“牛腿”的演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泰山凤凰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2-02-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