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癫痫是一种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以短暂脑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
这种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与神经递质失衡、离子通道、神经胶质细胞、遗传及免疫的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1 神经递质及受体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谷氨酸(glutamate,Glu)与γ氨基丁酸(γ-amino butyric acid,GABA)
分别作为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抑制性神经递质而与癫痫发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们的生成、释放、灭活及受体异常皆可引起神经元异常地、过度地同步性放电。
Glu及其受体
Glu受体大体可分为促离子型受体和促代谢受体两种。前者属于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后者则属于G-蛋白耦连受体。
当Glu蓄积作用于以上两种离子通道时,导致大量的Ca2+和Na+内流,而K+则外流,产生去极化,引起癫痫发作。
GABA及其受体
GABA由脑内含量极高的Glu经谷氨酸脱羧酶脱羧而成,其通过与相应的离子通道型受体结合,增加Cl-在神经细胞膜内外的流动,从而诱发去极化或超极化。
介导GABA中枢效应的受体迄今为止已发现3种:GABA A受体、GABA B受体及GABA C受体。GABA A受体与癫痫的关系最密切,其位于中枢突触后膜,属于配体门控的Cl-通道受体,
2 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是调节神经元细胞兴奋性的重要物质基础,任何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都有可能异化通道蛋白的正常功能,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电活动失衡,最终诱发异常同步化放电。
离子通道由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构成,它们聚集起来并镶嵌在细胞膜上,中间形成水分子占据的孔隙,,就是细胞通过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调节相应物质进出细胞速度的能力,·内尔和贝尔特·扎克曼即因发现细胞内离子通道并开创膜片钳技术而获得199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
Na+通道:编码Na+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后,Na+通道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可能也随之改变,电生理显示,通道功能障碍,开放时间延长,Na+内流增加,神经元过度兴奋,这样可以直接或间接引起其分布区内的神经元异常放电,表现为发作性去极化偏移。这是由于受累神经元Na+通道异常开放,Na+大量内流导致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增强,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减弱,从而形成巨大而持续的去极化电位,而去极化偏移是产生癫痫的电生理学基础。

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uyin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