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卷第 1期 计 算 机 应 用 研 究 Vol.32No.1
2有印度铁路网 本文收集了两类树状网络的数据:自然演化的克隆植物互
络拓扑统计特性分析[2],圣地亚哥和伦敦地铁网络路径选择 花米草拓扑网络和人工建造的城市地铁网络。互花米草通过
比较分析[3],地铁网络拓扑模型的建立研究[4]等;我国主要是 无性繁殖生成相互连接的独立个体,是具有显著空间分布特性
的克隆植物,它的秸秆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常常延至深达
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实证分析和可靠性研究,南京地铁拓扑脆
60cm的滩土中,生长分布状态错综复杂,使得获取互花米草
弱性分析[5],城市输运网络的网络特性分析[6]以及北京、上
的空间拓扑分布状况成为难点[10]。本文的互花米草分布图来
海、广州三个主要城市地铁网络的实证比对研究[7]。生态资
自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李德志老师,通过
源输运网络同样具有空间网络特性,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克隆植
挖掘上海崇明东滩一定范围内的互花米草株丛,获得了较大空
物[8]网络,同样可以构建网络拓扑模型。生态资源输运网络
间范围下的互花米草空间网络构型。如图 1所示,其中圆圈代
中,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克隆植物的生长构型往往难以获取,
表株丛,连边表示根状茎,边权代表根状茎的节数,节点内的数
使得关于克隆植物树状结构网络方面的研究较为少见。人工 字代表株丛内的分株数量,分母表示分株数,分子表示抽穗分
构建的输运网络和自然生成的输运网络是具有代表性的两类 株数。将株丛定义为网络的节点,根状茎定义为网络的无向
输运网
L空间和P空间模型下的树状结构网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