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C血型基础
2002年ISBT血型命名委员会确认红细胞血型为29个系统,200多个抗原。
人类红细胞膜上免疫原性最强的是ABO血型,其次是Rh血型。
1
整理ppt
ABO血型分类原则
ABO血型分类原则:根据RBC表面是RBC血型基础
2002年ISBT血型命名委员会确认红细胞血型为29个系统,200多个抗原。
人类红细胞膜上免疫原性最强的是ABO血型,其次是Rh血型。
1
整理ppt
ABO血型分类原则
ABO血型分类原则:根据RBC表面是否存在A、B抗原和血清中存在RBC上所缺乏A、B抗原对应的特异性抗体,将RBC分为A、B、AB、O四种血型(表1)。
2
整理ppt
ABO血型不合包括3种情况
主要ABO血型不合:受者血浆含抗供者红细胞ABO抗原的抗体。如受着为O型,供者为A、B、AB型;或受着为A、B型,供者 为AB型。
次要ABO血型不合:供者的血浆中含抗受者红细胞ABO抗原的抗体。如受者为A、B、AB型,供者为O型;或受者为AB型,供者为A或B型。
主、次要ABO血型均不合:指上述两种情况均存在,即A型和B型之间互为供者和受者。
3
整理ppt
ABO血型不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输血
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供髓植活后血型逐渐由受体血型向供体血型转变,供体血型出现在移植后22~42天,移植后约80天血型可完全转变为供体血型,患者原有的同种抗体在移植后减少,在移植后约40天左右消失。所以,移植后不同阶段,应根据检测的血型及血清抗体水平输注适当血型的血液制品以防止输血反应.
4
整理ppt
主要不和、次要不和的输血
表2 ABO血型不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输血
5
整理ppt
主次要均不合的输血
血型A与B之间主次要不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需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当患者原有抗体消失再用供体血型红细胞;需输注AB型血小板和血浆,至血型完全转变为供体型后,才输注供体血型血小板等成分。
6
整理ppt
需监测的指标
主要ABO不合:需要监测受体红细胞血型、抗体水平,在原有抗体完全消失后才输注供体血型红细胞、粒细胞或全血。
次要ABO不合:据报道次要ABO不合骨髓移植后4~10天可测出抗A或抗B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第2~3周起,应注意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红细胞抗体检测,判断是否存在溶血,确定成分输血型别。当血型完全转变为供体血型后,才输注供体血型的血小板和血浆。
7
整理ppt
需监测的指标
主次要均不合的输血,需监测受体抗体水平、血型并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直至血型完全转变为供体血型后,才输注供体血型各种成分血。
8
整理ppt
郑** 受者为A型,供者为O型
9
整理ppt
谢谢!
10
整理ppt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1
整理ppt
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输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