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的真诚.docx泰戈尔的真诚
凸 凹 《中华读书报》(2013年06月05日 03版)
读《泰戈尔谈人生》(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版)。
泰戈尔对人生有乐观认识,他认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意义。一如稻谷,离 开了风光于田坡的日子,就又有了宝藏于泰戈尔的真诚
凸 凹 《中华读书报》(2013年06月05日 03版)
读《泰戈尔谈人生》(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版)。
泰戈尔对人生有乐观认识,他认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意义。一如稻谷,离 开了风光于田坡的日子,就又有了宝藏于仓虞的时光。读泰戈尔,不禁让人想到, 好的诗句,好的文字,从不一下子说破,应该有回味一一诗句结尾之处,正是意义 生起之时。文学的伟大,就在它有“句子之外的意义”。
泰戈尔还有一个认识,让我心境豁然。他说:“人们往往接受你的奉献,而不 接受你自身。”换言之,你贡奉了,价值就在了,没必要再关心“自身”在社会上、 在人心中有没有位置。这让我联想到,所谓大人物,即便是身居高位、权重一时, 或者腰缠万贯、颐指气使,但如果没有人格影响、社会作为、文明贡献,在时光深 处,也是“小人物”;相反,位卑言轻、贫贱暗淡的小人物,如果他对国家、民族、 群体,有积极贡献,对人类进步、社会风气有积极推动,历史也会记住他们,也是 “大人物”。
所以,依泰戈尔的逻辑,“乐生”必定与“有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泰戈尔在论述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意义的同时,也强调要懂得功成身退,让出 原有的“位置”,开辟新的疆域,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的价值。
他说,果实成熟,离别枝条,是它的光荣。
因为离开枝头,正是它新生命的开始一一落入餐盘,被人类享用,会化作人的 生命活力,经由人去开创新的价值;落入土地,会变成种子,衍生新的植株,结出 更多的果实。所以,离弃并不意味着虚无,而是诞生。
给人的启发是,在博取权位的同时,应该记住:完善了权位,就应该把它放弃。 否则被人强行从权位上拉下来,就失去了光荣与尊严。就是说,事功之后,要适时 从权位上退下来,自己隐入台后,让功德熠熠闪光。
泰戈尔特别推崇印度古谚:年逾五十,人应该进入森林居住。
他解释说,这并不是要人去做隐士,而是提醒人,年逾五十,就不要再贪恋红 尘,追名逐利,要懂得修炼内心,默默奉献。寿则多辱,并不是辱就天然地附着于 寿,是寿者蒙昧,该通透清明之时,却趟红尘祸水,陷在功名利禄之中,丢怪露丑。
泰戈尔认为,人生再漫长,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而且,实际情形,往往是这 样,漫长的时光反而短暂,短暂的瞬间反而永恒。
他的话,一经回味,从自我人生中,会找到很多对应的例子一一
昨天填个人履历,发现倏忽间我已经有30年工龄了,回望30年,真不知自己 都做了什么,除了写了几部不温不火的书,还留下什么?简直是一事无成。而父亲 临终前那个一瞬间的表情一一眼神哀怜无助,就像一个落单的孩子一一却给我留下 了不可磨灭的痛感,每一想起,都会感到,生命苦短,要懂得珍惜。这短短的一瞬, 抵得过30年的碌碌无为,在人生体验上,有永恒的意义。
还比如,已有了 28年的婚姻生活,时光的磨损,已让我看不到爱情的模样了。 但是,初恋的一个镜头,却让我念念不忘一一黑夜里,她朝我走来,由于急切,忘 记了脚下路面的不平,踩到一个凹处,打了一个剧烈的捌起,虽未跌倒,但眼中的 惊悚失魂却给我留下深深震撼。每
泰戈尔的真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