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法中对海洋区域的划分
第1页,此课件共21页哦
(一)海洋法概论
概念
(1)海洋法是确立海洋区域的法律地位,规范各国在海洋活动中有关行为的国际法分支。
(2)海洋法就是关于各种海域的法律地位以及各国在各种海域从事各海洋法中对海洋区域的划分
第1页,此课件共21页哦
(一)海洋法概论
概念
(1)海洋法是确立海洋区域的法律地位,规范各国在海洋活动中有关行为的国际法分支。
(2)海洋法就是关于各种海域的法律地位以及各国在各种海域从事各种活动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
第2页,此课件共21页哦
历史发展
共有之物 → 海洋割据 → 海洋自由论与闭海论领海制度与公海制度→ 1958年海洋法 → 1982年海洋法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被认为是最全面完整的海洋法法典。
第3页,此课件共21页哦
海洋法的内容
区划各种不同的海域
确定各种海域的法律制度
明确各国在海洋中的各种活动
规定各国在从事海洋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第4页,此课件共21页哦
(二)海域划分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海洋划分为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国际航行海峡、群岛水域、公海、国际海底区域等。
第5页,此课件共21页哦
1、领海基线是划分和确定各海洋区域的起算线。
正常基线
直线基线
领海基线
第6页,此课件共21页哦
直线基线
第7页,此课件共21页哦
2、内海
内海是指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包括内陆海、内海湾(包括历史性海湾)、内海峡和其他位于海岸与领海基线之间的海域。
内海与内水的区别:
内水
内海
内水还包括:内陆河流、 湖泊等
第8页,此课件共21页哦
3、领海
领海是一国领海基线以外毗连一国领陆或内水的一定宽度的海水带,其宽度不得超过12海里。(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领海是一国领土的一部分,其水体部分、水域上空和水域下的底土都处于一国主权支配之下,领海仅指水体部分。
领海的外部界限通常采用如下方法划定:(1)交圆法;(2)共同正切线法;
(3)平行线法。
思考:内陆国家有领海吗?
第9页,此课件共21页哦
4、毗连区
是领海以外的一带海域,其向海一面的外部边缘为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4海里。
毗连区不是沿海国的领土。
思考:毗连区的宽度是24海里吗?
第10页,此课件共21页哦
5、专属经济区
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
专属经济区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的新概念,它既不是领海也不是公海。
与毗邻区的关系:一国一旦宣布了专属经济区,则毗连区包括在专属经济区内。
第11页,此课件共21页哦
6、大陆架
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注意不含海水带)
外缘的两个标准:
(1)从领海基线量起如果自然延伸部分不足200海里的,扩展至200海里;
(2)自然延伸如果超过200海里,则最多不得超过350海里,或者最多不超过2500米等深线以外100海里界限。
第12页,此课件共21页哦
7、公海与国际海底区域
公海是指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
国际海底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也就是各国领土、大陆架或专属经济区以外的深海洋底及其底土。
两者联系:公海与国际海底区域都属于全人类。 但国际海底区域与公海海底并非同一概念,因为公海海底有可能是某一国的大陆架。
国际海底区域即公海海底吗?
第13页,此课件共21页哦
海域划分图
第14页,此课件共21页哦
8、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海峡是指被夹在两块陆地之间,两端连接两大海域的狭窄通道。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一般指构成世界性航道的海峡。
主要有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多米尼加海峡等。
第15页,此课件共21页哦
第16页,此课件共21页哦
9、群岛水域
群岛水域是群岛国的群岛基线所包围的水域。
群岛基线:划定连接其群岛最外缘各岛的和各干礁的最外缘各点的直线群岛基线。
第17页,此课件共21页哦
第18页,此课件共21页哦
总结
第19页,此课件共21页哦
谢谢!
第20页,此课件共21页哦
第21页,此课件共21页哦
海洋法中对海洋区域的划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