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处理
第1页,此课件共33页哦
水力负荷
有机负荷
微生物浓度
曝气时间
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MCRT)
氧传递速率
回流污泥浓度
回流污泥率
曝气池的构造
十、pH和碱度
十一、溶解氧浓度
十二、污泥膨胀及其控曝气池
示踪剂的研究表明:推流式曝气池的纵向混合很严重
氧消耗率的数据表明:氧的传递受到限制
处理量小时,只配有一个机械曝气机,很容易围绕曝气机形成混合区
处理量大时,曝气池也相应增大,曝气池不是充分完全混合的
第13页,此课件共33页哦
十、pH和碱度
~。
pH之所以能保持在这个范围,是由于污水中的蛋白质代谢后产生碳酸铵碱度和从天然水中带来的碱度所致。
工业污水中经常缺少蛋白质,因而产生pH过低的问题。工业废水中的有机酸通常在进入曝气池前进行中和。
生活污水中有足够的碱度使pH保持在较好的水平。
第14页,此课件共33页哦
十一、溶解氧浓度
通常溶解氧浓度不是一个关键因素,除非溶解氧浓度跌落到接近于零。只要细菌能获得所需要的溶解氧来进行代谢,其代谢速率就不受溶解氧的影响。
~2mg/L,以保证活性污泥系统的正常运行。
过分的曝气使氧浓度得到提高,但由于紊动过于剧烈,导致絮状体破裂,使出水浊度升高。
特别是对于好氧速度不快而泥龄偏长的系统,强烈混合使破碎的絮状体不能很好地再凝聚。
第15页,此课件共33页哦
十二、污泥膨胀及其控制
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其污泥体积指数SVI在50~150之间;当活性污泥不正常时,污泥不易沉淀,反映在SVI值升高。
混合液在1000mL量筒中沉淀30min后,污泥体积膨胀,上层澄清液减少,这种现象称为活性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膨胀可分为
污泥中丝状菌大量繁殖导致的丝状菌性膨胀
并无大量丝状菌存在的非丝状菌性膨胀
第16页,此课件共33页哦
丝
状
菌
性
膨
胀
絮花状物质,其骨干是菌胶团
正常的活性污泥
丝状菌大量出现,主要是有鞘细菌和硫细菌
不正常的情况下
当污泥中有大量丝状菌时,大量有一定强度的丝状体相互支撑、交错,大大恶化了污泥的沉降、压缩性能,形成了污泥膨胀。
第17页,此课件共33页哦
丝
状
菌
性
膨
胀的主要因素
污水水质
运行条件
工艺方法
污水水质是造成污泥膨胀的最主要因素。
含溶解性碳水化合物多的污水往往发生由浮游球衣细菌引起的丝状膨胀。
含硫化物多的污水往往发生由硫细菌引起的丝状膨胀。
水温低于15℃时,一般不会发生膨胀。
pH低时,容易产生膨胀。
第18页,此课件共33页哦
丝
状
菌
性
膨
胀的主要因素
污水水质
运行条件
工艺方法
污泥负荷对污泥膨胀在一定条件下有一定的影响,但两者无必然的联系。
溶解氧浓度并不一定影响污泥的膨胀。
第19页,此课件共33页哦
丝
状
菌
性
膨
胀的主要因素
污水水质
运行条件
工艺方法
完全混合的工艺方法比传统的推流方式较易发生污泥膨胀。
间歇运行的曝气池最不容易发生污泥膨胀。
不设初次沉淀池的活性污泥法,不容易发生污泥膨胀。
叶轮式机械曝气与鼓风曝气相比,易于发生丝状菌性膨胀。
射流曝气的供氧方式可以有效地克制浮游球衣细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第20页,此课件共33页哦
非丝
状
菌
性
膨
胀
非丝状菌性膨胀主要发生在污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太高时。
微生物的负荷高,细菌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物,但由于温度低,代谢速度较慢,就积贮起大量高黏性的多糖类物质。这些多糖类物质的积贮,使活性污泥的表面附着水大大增加,使污泥形成污泥膨胀。
发生污泥非丝状菌性膨胀时,处理效率仍很高,上清液也清澈。
第21页,此课件共33页哦
在运行中,如发生污泥膨胀,针对膨胀的类型和丝状菌的特性,可采取的抑制措施:
(1)控制曝气量,使曝气池中保持适量的溶解氧;
(2)调整pH;
(3)如磷、氮的比例失调,可适量投加氮化合物和磷化合物;
(4)投加一些化学药剂;
(5)城市污水厂的污水在经过沉砂池后,跳跃初沉池,直接进入曝气池。
第22页,此课件共33页哦
在设计时,对于容易发生污泥膨胀的污水,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1)减少城市污水厂的初沉池或取消初沉池,增加进入曝气池的污水中的悬浮物,可使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明显提高,污泥沉降性能改善;
(2)两级生物处理法,即采用沉砂池—一级曝气池—中间沉淀池—二级曝气池—二次沉淀池的工艺等工艺;
(3)对于现有的容易发生污泥严重膨胀的污水厂,可以在曝气
环境工程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