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概论
第1页,此课件共130页哦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和氩气等,%、%、%,%以上;
%,次要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下降,顶界温度可降至零下83到零下113摄氏度,出现强烈的空气垂直运动。中间层顶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使空气电离,该层几乎没有水蒸气和尘埃,大气透明度好。
第15页,此课件共130页哦
:从中间层顶到800千米的高度,(热成层)。密度低,气体在宇宙线和太阳的作用下呈电离状态,又称为电离层。特点: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1200摄氏度。
空气稀薄,声波不能传播。
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具有导电性,能反射无线电波,对远程通讯极为重要。
第16页,此课件共130页哦
:
大气的外层,高度为800千米以上。空气极为稀薄,几乎全部电离,气体粒子的运动速度可达每秒12千米。能克服地球引力逸散至星际空间。
该层气温随高度升高略有增加。
第17页,此课件共130页哦
均质层:大气运动以湍流扩散为主,80-85千米以下,氮氧比例不变。
非均质层:85千米以上,分子扩散为主,气体组成随高度变化而变化。
第18页,此课件共130页哦
第二节 大气污染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
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某些物质介入大气层,呈现一定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时间,并因此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第19页,此课件共130页哦
原因:人为和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火山活动、森林火灾、岩石和土壤风化,大气圈的空气运动等。
人为因素: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
第20页,此课件共130页哦
大气污染类型按照污染的范围分为四类:
局部地区大气污染:烟囱排气造成的直接影响;
地区性大气污染:工矿区及其附近地区或整个城市的地区污染;
广域性大气污染:大城市或大工业带,酸雨;
全球性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
第21页,此课件共130页哦
二、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类型
(一)污染源
是指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污染物的发生源。即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的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的总称。
又分为天然大气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第22页,此课件共130页哦
人为污染源又有多种分类:
(1) 按污染源存在形式:
固定污染源:烟囱、炉灶等
移动污染源:汽车、火车等
(2)按污染物排放形式分为:
点源:集中在一点或可看作一点的小范围内排放污染源,烟囱
线源:高速公路
面源:在一个大的范围排放污染物,工业区
第23页,此课件共130页哦
(3)污染物排放空间:
高架源:烟囱;
地面源:民用炉灶
(4)污染物排放时间:
连续源:火力发电厂
间断源:间歇生产过程的排气
瞬时源:事故排放
第24页,此课件共130页哦
(5)污染源发生类型:
工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交通污染源:
第25页,此课件共130页哦
(二)大气污染类型:
以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环境状况为依据划分。
还原(煤烟)型:使用煤炭和石油的地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颗粒物。伦敦烟雾型。
氧化(汽车尾气)型。以石油为主要燃料的地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这些污染物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包括臭氧、醛类等,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第26页,此课件共130页哦
以燃料性质和地区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
(1)煤炭型:烟气、粉尘、二氧化硫等一次污染物,硫酸、硝酸及其盐类气溶胶等二次污染物。造成的污染源为企业的烟气排放和取暖设备的烟气排放。
(2)石油型:汽车排放、石油冶炼等,氮氧化物、烃类、等炭氢化合物,以及在大气中形成的臭氧,各种自由基及其反应生成的一系列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
(3)混合型:煤炭为燃料的污染物及化学性物质。
(4)特殊型:工厂排出的特有污染物,局限于局部地区,氯碱工业氯气污染等。
第27页,此课件共130页哦
三、大气污染的来源及主要污染物
来源:
燃料燃烧;
工业生产过程;
农业生产过程;
交通运输;
我国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其次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第28页,此课件共130页哦
按照大气污染物的形成过程可分为:
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颗粒物等。
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经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化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强。常见的为硫酸及其盐类、硝酸及其盐类、臭氧、光化学氧化剂等。
第
环境工程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