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检三大常规
第1页,此课件共148页哦
血液常规检查
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
第2页,此课件共148页哦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临床应用
生理变化
感染,中毒,慢性炎症,尿毒症等
<正常
<正常
<正常
缺铁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慢性失血等
第15页,此课件共148页哦
红细胞形态改变
: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伴有球形细胞增多的其他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及红细胞酶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
: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以及各种低色素性贫血。
: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S病)。
:见于口性红细胞增多症,少量出现可见于DIC,酒精中毒。
第16页,此课件共148页哦
:骨髓纤维化的特点。
:各种形态不规则的红细胞碎片。正常人〈2%,见于DIC、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型贫血。
第17页,此课件共148页哦
红细胞中出现异常结构
:属于未成熟红细胞。见于增生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和重金属中毒。
: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
: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铅中毒。
: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和肿瘤转移。
第18页,此课件共148页哦
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测定方法有显微镜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流式细胞仪测定工做效率高、重复性好,可同时报告网织红细胞相对值、绝对值和荧光强度。
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及荧光强度分析是反应骨髓红系造血状态的敏感指标,可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和疗效判定。还可用于化疗和放疗所致骨髓抑制及其恢复情况的监测。
第19页,此课件共148页哦
根据网织红细胞计数可判断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情况,失血和溶血网织红细胞增高,再障网织红细胞减少。
作为贫血疗效观察指标,骨髓增生功能良好,给予有关抗贫血药物一周左右网织红细胞可达高峰,贫血越严重网织红细胞升得越高,其增高往往在红细胞数量恢复之前,如果网织红细胞不见增高,说明治疗无效或骨髓造血功能有障碍。
第20页,此课件共148页哦
红细胞沉降测定
参考值:魏氏法: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
临床意义:魏氏血沉值达25mm/h时为轻度增快,达50mm/h为中度增快,大于50mm/h为重度增快。
第21页,此课件共148页哦
:妇女月经期,妊 娠 3个月以上到分娩后3周,可达30mm/h以上,60岁以上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增多而逐渐增高.
:
1).各种炎症:细菌性炎症发生后2-,慢性炎症如结核病,血沉明显加快.
第22页,此课件共148页哦
2).组织损伤及坏死 :较大手术创伤可导致血沉增快,心肌梗塞时常于发病后3-4天血沉增快,持续1-3周,心绞痛时血沉正常.
3).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时血沉加快,肿瘤切除或化疗,,良性肿瘤血沉正常.
4).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如亚急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 疮 ,慢性肾炎,肝硬化,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第23页,此课件共148页哦
5).贫血:贫血血沉增快,贫血越严重血沉增快越明显,但低色素贫血时因红细胞体积减小,血红蛋白量不足而下沉缓慢,, ,血沉增快.
:可因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严重减低所致,见于多种原因所致的脱水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DIC.
第24页,此课件共148页哦
白细胞检查及临床意义
白细胞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有显微镜计数法和血球计数仪法.
:有手工法和仪器法
注:血液分析仪法因仪器不同采用的原理也 不同,.
第25页,此课件共148页哦
1).中性粒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到第6-,到2-3岁后淋巴细胞逐渐下降,中性粒细胞逐渐上升,到4-5岁两者又基本相等,至青春期时与成人基本相同.
第26页,此课件共148页哦
病理性增多:
A).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如金
临检三大常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