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类风湿关节炎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34页
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RA)
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34页
类风湿关节炎---流行病学
全球:患病率 1%
型=自限型, 5%-20%
2型=轻度进展型, 5%-20%
3型=快速进展型, 60%-90%
Pincus. Rheum Dis Clin North Am. 1995;21:619.
Rapid Progressing Patients
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34页
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34页
类风湿的关节病变
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34页
RA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
----乏力、发热、食欲下降、体重下降、贫血
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34页
典型关节表现
关节肿胀,疼痛,晨僵和活动受限
急性或慢性发作
单关节,少关节或多关节
常呈对称性出现
可累及所有活动关节,但以PIP,MCP,W,E,K常见,并以小关节多见
Dept of Rheumatology
临床表现
---关节病变
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34页
Dept of Rheumatology
临床表现
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34页
滑囊炎/皮下结节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表现
巩膜炎
巩膜软化
干燥综合征
眼干
口干
淋巴结病
心包炎
腱鞘肿胀
腱鞘炎
淀粉样变
感觉运动多神经病
寰枢(椎)半脱位 (极少引起颈髓压迫)
胸腔积液
纤维性肺泡炎
Caplan’s综合征
小气道疾病
结节病
贫血
腕管综合征
血管炎引起甲褶损伤
脾大(Felty’s综合征)
下肢溃疡
踝部水肿
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34页
类风湿结节
血管炎
心脏
肺
肾
神经病变
眼
消化道
Dept of Rheumatology
临床表现
-关节外表现
发生率:20-25%
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34页
类风湿结节
血管炎
心脏
肺
肾
神经病变
眼
消化道
Dept of Rheumatology
临床表现
-关节外表现
血管炎的类型
肢端动脉炎(点状出血-坏疽)
皮肤溃疡,紫癜
周围神经病变
心包炎
内脏器官的动脉炎 (心, 肺, 肠道, 肾, 肝, 脾)
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34页
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34页
Dept of Rheumatology
临床表现
-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结节
血管炎
心脏
肺
肾
神经病变
眼
心包炎
心内膜炎
心肌炎
胸膜炎
ILD
肺类风湿结节
肺血管炎
肺动脉高压
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34页
类风湿结节
血管炎
心脏
肺
肾:系膜性,膜性,间质性病变;淀粉样变
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多发性单神经炎
眼:角结膜炎,巩膜外层炎,穿通性巩膜软化
消化道,血液系统
Dept of Rheumatology
临床表现
-关节外表现
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34页
易导致误诊的RA临床表现
发热
类风湿结节
肺间质纤维化
胸膜炎
皮肤血管炎
神经系统病变
多科
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34页
实验室检查
血液
常规:WBC正常或轻度升高; 25-35%患者有轻中度贫血;血小板常升高
急性反应蛋白如ESR,CRP升高
RF+, ANA+等(均>80%的患者),Ig可升高
轻度Alb下降和球蛋白升高
肝肾功能
Dept of Rheumatology
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34页
类风湿因子
RF: 是一种针对IgG Fc片断上抗原表位的自身抗体,可分为IgM, IgA, IgG和IgE四型,IgM临床意义最大.
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34页
新的抗体在RA中的意义
抗 体 阳性率 特异性
抗CCP(环状瓜氨酸) 35-90 90-98
AKA (抗角质蛋白抗体) 44-81 85-91
APF (抗核周因子) 48-73 88-90
抗Sa抗体 30-45 90-95
抗RA33/RA36 27-60 92-97
Dept of Rheumatology
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34页
RA 关节的X线分级
1期:正常或关节面下骨质疏松。
2期:关节面下骨质疏松,偶有关节面囊 性破坏或骨质侵蚀。
3期:明显关节面破坏或骨质侵蚀,关节 间隙狭窄,关节半脱位等。
4期:除2,3期病变外,并有纤维性或骨 性
类风湿关节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