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继承法普法讲稿
法律进社区
婚姻法 2
一、夫妻财产 2
二、离婚时的相关纠纷 3
1、婚姻关系终止的形式 3
2、夫妻共同债务 4
3、对妇女权益的特殊保护 4
4、离婚时无过错,但同时又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向法院提出要求男方对其精神损害进行赔偿,这种请求法院是不会支持的。但在审判实践中,即使无过错方在离婚的同时要求赔偿,也存在较大困难,主要是取证难。就目前离婚损害赔偿案件看,以重婚、虐待、遗弃要求赔偿的情形很少见,多数是以过错方婚外同居或家庭暴力请求赔偿的。但婚外同居现象大多是隐蔽或无固定住所的,无过错方很难就过错方婚外同居的时间、地点提供确凿证据。家庭暴力的,除个别无过错方事发当时留下视听资料(如照片、录像)外,大多在事发当时不愿让外人知道家中发生的“难堪事”,当案件起诉到法院后,无过错方大多需要现收集证据,且即使有现场目击者,也因某种原因不愿出庭作证,致使无过错方不能完成举证责任,人民法院无法支持其赔偿请求。 因此在发生这种情况时,受损害方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保存证据,从而使自己掌握主动权。
继承法
一、遗产的范围
《继承法》第3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是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主要包括三大类:公民个人所有财产、公民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和财产义务以及其他合法财产。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类财产不属于遗产的范围,不能由继承人继承:
法律进社区
1、共有财产中应属于他人所有的财产不能继承。比如说父亲死了母亲还在,子女要求分割父亲的遗产,有的甚至将全部的家产当成其父亲一人的遗产进行分割,这种做法就侵犯了母亲的财产所有权。在分割财产时要先将财产分为两半,一半是母亲的个人财产,另一半才是父亲的遗产,由母亲和子女共同继承。
2、不合法的财产不能继承。如果是非法所得的财产,比如通过贪污、盗窃、诈骗等违法所得的手段所获得的财产;或者是法律不允许公民持有的财产,比如毒品、假币等,都不能作为遗产来继承。
3、公民生前所拥有的财产不能称之为遗产。遗产生效的时间是以公民的死亡为标志的,实践中有的子女在父母还活着的时候就吵着要分“遗产”,也有的在父母住院期间就私下将父母的财产分割了,这些行为都是违法的。
4、公民死亡时遗留的合法债务也属于遗产的范围,由继承人限定继承。也就是说继承人不光要接受死者的财产,同时还要对死者遗留的债务进行清偿。但这种清偿是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的,债务超过遗产价值的无需继承人继续偿还,除非继承人自己愿意。
二、继承的顺序
我国的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有遗嘱的情况下按照遗嘱的规定来继承,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按照法律的规定继承。
1、从法律规定可以看出,遗嘱具有优先的效力,立遗嘱人有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将自己的财产任意处分。那么合格的遗嘱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立遗嘱人必须具备行为能力,最起码得是年满16周岁的、精神健全的成年人;(2)遗嘱必须是真实意思的表示;(3)遗嘱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4)遗嘱具备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
《继承法》规定,遗嘱可以采用下列形式,即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其中公证遗嘱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除自书遗嘱外,代书、录音以及口头遗嘱都必须有两
婚姻法继承法普法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