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药王庙广场及周边区域规划设计简要说明.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药王庙广场及周边区域规划设计简要说明
一、规划目标及思路
1、整体风格与古建筑群协调共生,突出医药文化,同时满足现代审美要求。
2、为市民提供一个优美、宜人、趣味较高的活动、休憩场所。
3、带动周边旅游及商业活动热度。
4、以点带面,大幅度提高城市形象品位。
5、满足礼仪、祭祀、大型活动等实际功能需求。
6、兼顾现实情况与远期规划要求。
7、充分考虑项目实际运作的经济技术可行性。
二、总体设计
1、依据中国传统城市布局的特点和要求,考虑各个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以及景观序列的展开,打造一条自安兴大街至药王庙古建筑区,贯穿东西的景观中轴线。轴线依据药王庙山门、正殿及新建的恩泽楼相对位置确定,与正东西向成15度偏角。
2、类似北京城中轴线贯穿前门商业街、正阳门、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紫禁城等节点,药王庙景观轴线串联起广场西商业街、祭坛、药王塑像、东活动广场、药王庙等建筑景观,既是祭拜等礼仪性活动路线,又自然形成高低错落、层次丰富、高潮迭起的景观格局。
3、路网结构及周边区域功能依据2010年控规制定,根据城市规模、道路性质
、未来发展、视觉体验等要求确定:安兴大街、河南大路、药都南大街、义丰大路街边商业及公共建筑退道路红线8米,居住建筑退线14米;改造后的荣康街、药王庙大街新建建筑要求退线2米,其他道路建筑退线6米。
4、广场交通兼顾现实需求与未来规划需要。在广场北侧设置宽度6米车道联通药王庙大街及安兴大街东西两条主路,沿路商铺建筑退线8米,兼做景观缓冲带及停车用途,也起到吸引客流,增加商业热度的目的。未来区域整体规划步行街后,道路部分仍可作为景观缓冲带融入广场景观中。
5、广场核心区周边采用清末北方民居建筑风格,可结合部分现代处理手法。建筑结构可依据财力及实际需要采用传统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仿古饰面。
6、广场景观采用注重人文气息及空间体验的现代处理手法,同时结合部分北方传统园林的元素。
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部分
1、整体迁移卜家大院北院至南院北侧,使南北院及卜家祠堂形成古民居聚落,局部封闭管理,可考虑结合张家货栈,建设以药文化及商埠文化为主题的民俗博物馆,形成除药王庙外的又一处文化及旅游景观核心。
2、此次建筑迁移及景观形成遵循的原则是:(1)保护和复原原有的建筑单体;(2)保护和复原原有院落式格局建筑群组,复原房间原有功能;(3)原址保护部分及迁建部分保持原有方位及空间关系,保护原有的街巷等室外空间体验。(4)可在不违反上述原则条件下,以现代材料建造主入口、若干围墙等
附属建筑。
3、景观的形成充分利用当地院落式格局民居特有的美感,以古院、古树结合现代铺装、小品等景观元素,形成以古建、小广场、景观小品为要素,张合有度,空间层次丰富,尺度宜人的旅游及文化景点。
4、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开发仍须很多基础性工作,建议作为专题另行研究。
四、广场部分
(一)中轴线
1、自安兴大街商业步行街起,至药王庙及新建的恩泽楼止,打造一条内容丰富、空间变化多样、高潮迭起、壮观的景观轴线。
2、兼顾人流进入广场区域东西两个方向的景观诉求,合理安排景观前导、过渡空间、景观节点、功能空间等要素。
3、安兴大街主入口处设置药王庙古文化区入口标志物——牌楼。进入后为宽30米,长约160米的仿古商业街(此区域未

药王庙广场及周边区域规划设计简要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xl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