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序贯强脉冲光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序贯强脉冲光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序贯强脉冲光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序贯强脉,俗称酒糟鼻,就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面部皮肤病[1],主要累积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常表现为鼻或颜面中央部位出现红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等症状。根据流行病学显示,浅肤色发病率较高,好发于20~50岁。根据其临床症状分为四型:红斑血管扩张型(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序贯强脉冲光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序贯强脉冲光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序贯强脉冲光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Ⅰ型,erythematotelangiectatic rosacea,ETR)、丘疹脓疱型(Ⅱ型,papulopustular rosacea,PPR)、增生肉芽肿型又称鼻赘型(Ⅲ型,phymatous rosacea)、眼型(Ⅳ型,ocular rosacea)[2],其中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就是四型中最常见且顽固难治的玫瑰痤疮[3]。临床主要特征为:①面中部早期阵发性潮红,随时间推移,表现为弥漫性、持久性红斑[4];②面部紧绷感,肿胀感;③容易在密闭及室温较高的环境下发作;④对多种化妆品“过敏”的表现;⑤病情反复发作,可能与外用激素或其它特殊护肤品有关。玫瑰痤疮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系统治疗及局部治疗,单用口服药物对于玫瑰痤疮的丘疹、脓疱有一定疗效,但对于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疗效并不满意[5],且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易复发。本实验通过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控制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Ⅰ型)炎症,病情稳定后贯续使用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治疗,达到了有效祛除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2017年4月笔者科室门诊就诊的106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75例,年龄18~53岁,平均(36、2±10、7)岁。皮肤类型均为 Fitzpatrick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序贯强脉冲光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序贯强脉冲光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序贯强脉冲光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Ⅲ~Ⅳ型[6]。所有患者入组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标准:①确诊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患者,均符合2004年美国玫瑰痤疮专家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7];②年龄18~65岁,男女不限;③所有患者在1个月前停止使用其她药物与治疗,包括系统性用药、局部用药及光疗;④患者依从性好,能够确保后期随访效果。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或近期有生育要求者;②有光敏感,对四环素类药物及复方甘草酸苷过敏者;③近1个月内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维生素A酸类药物者;④面部单纯疱疹患者;⑤有严重心、肝、肾等基础性疾病及肿瘤患者。 1、2 治疗方案及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口服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玫满,100mg,2次/d)与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50mg,3次/d)治疗1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序贯强脉冲光治疗,即停用口服药1周后,采取IPL治疗,每2周1次,连续3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皮损严重程度上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停用各自日常护肤品,采取薇诺娜生物膜外涂,2次/d。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就诊时及治疗结束后常规使用VISIA(广州鼎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照相并进行毛细血管扩张程度分析,使用同一角度、光线记录正面、左右侧面。治疗组强脉冲光每次治疗前清洁皮肤,治疗部位均匀涂抹光子嫩肤冷凝胶,厚度2~3mm,多层纱布遮盖眼睛或佩戴护目镜,操作者佩戴护目镜,保护眼睛。第一次光疗前进行光斑测试,一般从低剂量开始,选取最合适的能量参数,常规选取耳前或下颌部做为起始能量测试部位,实验性打2~3个光斑,3~5min后皮肤轻微发红,无刺痛及红肿者即可开始治疗[8]。治疗中根据患者耐受程度、皮损面积、皮肤颜色与皮肤反应等适当调整治疗参数。选取585nm滤光片,能量密度为15~20J/cm2,脉宽20~35ms,脉冲延时35~45ms,脉冲数3个,光斑大小8mm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序贯强脉冲光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序贯强脉冲光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序贯强脉冲光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24mm。治疗结束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序贯强脉冲光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