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昂扬,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歼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说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闻,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年-公元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端午节的端代表什么意思
1、首先从字面意思看
“端”其实从字面意思理解的话,就是起先的意思,还有什么端正的意思,也有姓端的,但是从端午节来看的话,“端”字其实开头的意思了,那么“午”字呢,其实也就是中午的意思,也有休息的意思,但是假如在端午节中的话,那就不能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了,要从古代的文化去理解。
2、其次从古文化中看
端午节其实并不是只有一个名字,它前前后后几乎有二十多个名字,其中还有重五、重午、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一系列的名字。从上面的这些名字可以看出来,端午节是有多么的吸引人,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名字,也就说明的它的意义也是非凡的,所关于端午节就得好好说说。
在古书《风土记》中有记载:“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意思就是说仲夏中端午中,端这个意思就是初的意思,所以“端”字在中国的古代就是指的开头的意思,就是一个月,一个时期的开头的初始的意思,所以端午又叫“初五”。
其实古人对古代的节日都特别的重视的,在古代每个月有三个五日,第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在元代有陈元靓的史书《岁时广记》记载:“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
2022年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