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分析中医文化的价值观.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不可托也”(杨泉《物理论》)。药王孙思邈谆谆告诫行医之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备急千金要方》)医生对于患者应当无欲无求,“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董奉行医不图财,得有杏林春暖;当今医者也应轻利重仁爱,方有大爱无疆。
虚怀若谷,崇尚和谐:明代缪希雍《本草经疏•祝医五则》中说:“凡作医师,宜先虚怀,灵知空洞,本无一物;苟执我见,便与物对;我见坚固,势必轻人。”强调为医者,不可固执己见,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借鉴。在温热派医家中,有两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叶天士与薛生白。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先生,又号上津老人,是清初苏州的名医。薛生白,名雪,号一瓢,又号扫叶山人。二人同郡同时代,学术风格也很相近。本来是很好的朋友,曾因一次诊病而结怨,薛雪年轻狂傲认为叶天士有意显露本事让自己难堪,一气之下,把自己的书房改名为“扫叶庄”;叶天士乃御医,一代大家,认为薛雪乳臭未干,如此无理,也针锋相对地把自己的书房改为“踏雪斋”,自此两人关系越走越远。但是后来二人又因一事言归于好。据说叶天士的母亲得了伤寒,叶天士仔细地为母亲开了处方,可不见好转。薛雪得知后说,这种病要是放在别的病人身上,叶天士早就用白虎汤了,而对于自己母亲,就不敢用了。她病有里热,正是白虎汤证,药性虽重,非用不可。叶天士听说之后认为薛雪的话很有见解,就给母亲用了白虎汤,果然很快痊愈。经此一事,叶天士深感名医更应胸怀大度,相互尊重,虚心学习。于是主动去薛雪家登门拜访,两人不计前嫌,重归于好。叶薛二位名医身上体现的就是不计前嫌虚怀若谷,医者海纳百川崇尚和谐的中医价值观。目前我们处于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新鲜观点层出不穷,若想成为一名好的医生,既要接纳百家之言,博采众长,取其精华为己所用,更好地造福于百姓的健康,也要讲究医患信和、同道谦和,崇尚和谐。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大医精诚,德技双馨:《大医精诚》出自唐朝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重要的文献,为习医者必读。《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精”与“诚。”第一是“精”———要求医者医术精通。孙思邈指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作为一名医生,肩负的是生命的重量,责任重大,非一般职业可比。著名医家吴鞠通也在其《温病条辨》自序中说:“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学医必须要求精,掌握良好的职业技能,不断学习,精益求精。古人也曾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所以一名医生必须有精湛的医术,才能真正造福人类。第二是“诚”———要求医者要诚心救人。“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只有怀着感同身受的心,才能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普救含灵之苦”。抛开美丑、贵贱、亲恶皆不看,心中时刻关切病人的疾苦,生命的续存。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

分析中医文化的价值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仅仅三声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