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爱护的过程中,一边谨慎开展普查,一边踊跃进展申报。XX年5月,我们将南剧、地盘子、凳子龙三项民间艺术到省工商部门进展了注册登记,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受理,使我县以上三种重点民族文化艺术进入了法律爱护程序,抢得了爱护先机和制高点。在全州开展申报全国其次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工作中,我县谨慎筛选南剧、地盘子两个工程,组织专班编写申报材料,制作申报电视专题片以及cd数据光盘和其它协助材料,虽经几次反复,但我县每次报送材料都做到了刚好、精确,有力地支持了全州申报工作的开展。XX年年7月,我县南剧、地盘子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我县南剧被公布为全国其次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22年,我们将吊脚楼建立技艺申报了国家、省级名录;同时,我们还踊跃开展了“民间艺术之乡”的申报工作,2022年,我县朝阳寺镇被公布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县各乡镇也初步形成了“一乡一品”的格局。










(三) “非遗”普查促进了我县民间文化艺术精品的打造
围绕打造南剧艺术之乡的目标,我县全面加强对南剧的爱护和传承。XX年县政府拨款20万元,创作排练了大型土家历史故事剧《女儿寨》,年底在全州人代会期间演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相同好评。踊跃开展民间文艺创作活动,先后屡次举办了全县“三民”汇演、唢呐大赛、乡村民族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的民间文艺汇演。加大“湖北苗寨第一村”官坝村的苗族文化资源的爱护开发力度,全力打造土家摆手舞、草把龙、牛虎斗等民间艺术精品,胜利举办了“官坝民俗文化节”活动,有力推动了民族文化的探究和挖掘工作。
〔四〕、“非遗”普查促进了民间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
围绕“非遗”爱护并结合普查工作,近两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非遗”爱护和普查工作的开展。XX年至今,我县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咸丰梨树文化节”,南剧、地盘子、凳子龙、锁呐、哭嫁歌、草把龙等民间艺术屡次被搬上舞台,较好地打造了民族文化品牌。XX年,活龙坪乡主办了全县第一届乡村民间文化艺术节。XX年年9月,高乐山镇主办了全县其次届民间文化艺术节,XX年,我县举办了全县第三届“三民”调演。XX年年10月,活龙坪乡举办了全乡民歌歌王争霸赛。2022年11月,我县举办了全县民歌大赛。这些活动都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促进了普查工作深化开展。










〔五〕、“非遗”普查促进了优秀民间艺人得到有效爱护
目前我县有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名州级“民间艺术大师”、12位县级优秀民间艺人。在爱护措施方面,我们一是于XX年举办全县“三民”调演之际,请示县人民政府命名表彰了全县首批12个优秀民间艺人,县政府给每人每年发放补贴800元;二是抢救机遇,将地盘子传人李仕洲、凳子龙传人周礼乐、干龙船、咂酒传人李政福等人申报了省、州级民间艺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三是通过举办锁呐大赛、民歌大赛、梨树节、民间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活动,给广阔民间艺人缔造了展示技艺的舞台和获奖的时机;四是在我县文联创办的《唐崖》杂志和文化馆创办的“风景弯弯”文学网站开办专档,加强了对民间艺人的传播推介。五是以农村、社区、协会、学校为载体,建立民歌、南剧基地,进一步开展“民歌、南剧进校内”活动,使其成为造就后备人才的基地,确保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六) “非遗”普查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的旺盛
一是加强了对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文化、民宗等部门严密协作,XX年组织创立了《唐崖》文学杂志,目前已出版12期。编辑出版了《咸丰民间故事》、《民间对联》、《民间器乐》、《民间舞蹈》、《民间谚语》、《民间歌谣》等五大集成。二是恳求县政府设立了全县民族文学创作嘉奖基金,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创作。近几年来,我县文学艺术工作者先后出版了《色调蓝蓝的远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森森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