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战略败笔.doc大众汽车战略败笔近年来大众中国发生的数起质量事故大众处理得并不完善,带来负面影响。尽管大众在美国的命运不会影响其在中国的命运,但大众汽车必须有一场“凤凰涅??”的自我革命,才能获得新生2015年9月18日,美国环保署指控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柴油车利用车载软件在车检时进行排放造假――在正常公路行驶时,其柴油车尾气污染物超过美国环保标准40倍。随后,法国、德国政府也宣布要对大众进行调查。9月23日,从2007年起带领大众汽车扭亏为盈的强势总裁文德恩无奈宣布辞职。并非简单的软件造假大众汽车集团美国分公司执行长洪恩表示,他在2014年就得知大众柴油车的排气数据有问题,但上个月才知道是靠所谓“减效装置”作假,他将此归咎于几个软件工程师搞鬼。他坦承,西维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曾发现,装有该程式的车辆,氮氧化物排放量为法律允许标准的40倍。2014年年初就有人告诉他,“可能有不遵守排放原则”的案例。有媒体称,大众柴油车的排放造假并不是首次被公布。早在几年前,丰田就已经对大众柴油车的排放产生了疑问,并且向欧洲的相关机构提出了取缔的要求,但有关机构并没有采取行动。丰田之所以质疑大众造假,是因为在开发柴油车的过程中,丰田发现,如果想要达到与大众柴油车相同的性能和排放标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大众不使用违规软件,数据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欧美媒体报道称,在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2013年开展的调查中,就已经发现了违规软件的存在。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使用这种软件在欧盟(EU)是违法的,但是“主管机构没有追查”。大众之所以被怀疑,就是因为在各汽车厂商发动机和尾气技术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展示出了超高的不正常的燃效和性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约翰?加普认为,“大众造假门是作弊竞赛的必然结局”。他写道:“这绝非汽车制造商首次使出下三滥手段。通过用胶带封住车门和给轮胎过度充气等手段减少阻力,在欧洲燃油效率测试中蒙混过关――这种做法已经如此寻常,以至于大多数柴油车并不如厂商所称的那样节能环保。在美国,福特曾在1997年被曝在货车上安装非法排放失效装置――这也是大众现在面临的指控,现代和起亚去年因操纵测试数据被罚款1亿美元。”“这种行为并非汽车业独有。从银行业到制药业,许多行业都发生过同样的事情。几家公司决定轻轻地打规则的擦边球,对法规作从宽解读,其他人很快效仿。它们知道这有点不正当,但这种做法变成了惯例,监管机构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后有一天,有人做得太过分了,丑闻随即爆出。一旦曝露在公众注视之下,监管机构因未能阻止而脸上无光,就没有宽恕了。大众美执行官迈克尔?霍恩有个准确的回答:‘我们彻底搞砸了。’”德国《世界报》商业编辑尼古劳斯?多尔指出,大众监事会主席整周都在寻找解决这场“尾气造假”危机的方法,并且希望了解文德恩对在某些车型上安装能骗过美国尾气检测系统的装置一事知道多少。他写道:“结果,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不再重要了。”销量崇拜的战略失误大众排放造假丑闻爆出之后,有舆论认为这是美国政府针对大众的阴谋。美国自认为是全球的老大,十分霸道,而且不管和哪个国家关系有多好,一旦涉及利益保护,那是毫不手软。但是,能让美国抓住把柄,还是大众自己惹的祸。2008年,大众汽车提出了“2018战略”,即2018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年销量提高到1000万辆,税前利润率提高到8%以上。尽管大众没有明说,实际
大众汽车战略败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