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27课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尼尔基第四小学
杜 娟
2021年6月10日
27、鱼游到了纸上
谈一谈这位青年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并说说理由.
随着对青年认识的深化,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变化?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主要内容:
一个聋哑青年在玉泉忘我地看鱼画鱼的事。
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出现了三次,赞赏这位青年画得好、逼真,像在纸上游动。
谈一谈自己对这位青年的初步印象
这位青年很特别,不只因为他是一个聋哑人,还因为他看鱼画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他是一个做事勤奋的人,因为他每个星期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他是一个做事专注的人,因为他总是呆呆地站在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
他是一个做事执着的人,因为在这一年多里,他每个星期天都来看鱼画鱼,从不连续。
他是一个画技高超的人,因为他画的鱼就像在纸上游动。
作者情感的变化
作者由欣赏、误解到由衷的敬仰.
[板书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
看鱼 勤奋 专注
青年
画鱼 执着 画技高超
欣赏--误解——敬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品读课文重点词句,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关系。
4、体会青年高超的画技及忘我的精神,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从而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020年6月11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鱼游到了纸上》,一起来解决上节课同学们提出的质疑:“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关系呢?
3文中从哪几个方面写了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板书:观鱼 画鱼)
二、品读“青年观鱼入迷”
1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从哪些词句中你体会到青年看鱼非常入迷?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有关句子。
抓住关键词语体会“青年观鱼入迷”
谁来读读你划的句子?哪些地方让你有这样的感觉?(学生汇报后,出示“他老是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并根据学生答复相机引导。
“老是"经常到玉泉来看鱼.
“呆呆地”看的很入迷,忘我,出了神.
大家想象一下青年看鱼时呆呆的样子,谁来试着读一读这一句(出示句子),从他的读中你有什么体会?(专注、入神)指生读。
“静静地看”是怎样的看?你去公园看金鱼跟这位青年看金鱼有什么不一样?
再次体会“青年观鱼入迷”
孩子们,刚刚那呆呆的、静静地看让我们体会到年轻人的认真、专心的话,(出示“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那这一年多的每一个星期天让你体会到什么?请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持之以恒.)
4 创设情境读
同学们,放飞你的想象,让我们一起去玉泉茶室的后院看一看(师引读,一年有365天,那么他观察了五十来天,不管严寒酷暑,不管刮风下雨,他从不连续(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烈日炎炎/秋高气爽/寒风凛冽的星期天,假设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学生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三、品读“青年画鱼入神”
同学们,青年不仅看鱼很忘我,他画鱼时也同样入神,下面请同学们用刚刚我们学过的抓住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品读课文,自学青年画鱼很忘我的段落,自己先读一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体会。(学生自学,交流)
学生交流,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A:相机理解“一丝不苟”“工笔细腻"读出一丝不苟的神态。
B:相机理解“挥笔速写”(因为对鱼熟悉,所以画的速度特别快)
C:相机体会鱼的动态
孩子们,青年把鱼的动态都已经熟记于心了,所以才能“挥笔速写”那么他可能画了鱼的那些动态?把鱼的动态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出示课件)
D:哪个词最能表达青年的专注呢?(融为一体)
3再读“鱼游到了纸上"
( 1)孩子们,正是青年这样静静地把鱼画的栩栩如生,使鱼跃然纸上,所以那位围观的女孩会情不止禁的脱口而叫-—-(课件:“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来咱们一起也带着这种欣赏叫起来吧,正是因为青年能观鱼入迷,画鱼入神,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