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六安市金安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六安市金安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doc六安市金安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摘要基于六安市金安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金安区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势,并提出了茶产业发展建议。关键词茶产业;问题;优势;建议;安徽六安;;-5739(2013)05-0336-02金安区为原六安县东半部,地处江淮分水岭,山岗湾畈区兼有,其东南部的毛坦厂、东河口、张店、横塘4个乡镇位处大别山东北坡,产茶历史悠久,属六安市传统茶区的组成部分,也是安徽省茶叶主产地之一,茶园面积曾达3667hm2。其历史上主产芽茶、小兰花茶、炒青绿茶、黄绿大茶等,现今主产华山银毫、六安瓜片、六安碧毫、东石笋野茶和翠芽黄大茶等多品种名优茶、有机茶,其中六安碧毫、华山银毫茶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六安瓜片茶获省部优质农产品称号,东石笋野茶也多次获奖。全区现有茶园面积达1400hm2,年产干茶400t。近年来,全国和全省各地茶产业发展速度很快,生产发生新的变化,相比之下金安区茶产业发展已呈现一些不足,为此笔者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种植效益低,缺少主导品种一是金安区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不但未增加,反而呈减少的趋势。自2005年之后,金安区茶园面积就急剧减少,新发展茶园很少,不少茶园老化、低产,甚至荒芜,原茶区生产的盛况已不复见。二是茶叶生产未达到应有的效益,茶农收入低,对发展茶产业积极性不高。金安区茶叶单产不到300kg/hm2,,与正常茶叶单产750kg/hm2,产值3万元/hm2以上,悬殊较大,茶农得不到实惠,全区无性系茶树品良种生产园基本没有。三是茶叶产品结构特色性不强。金安区现生产的六安碧毫、华山银毫茶产量小,开发不足,华山银毫茶很难扩大产量,而六安瓜片、小兰花茶为金寨裕安和舒城的主要茶类品种,对金安区特色性不强。因此,需要研究和打造金安区特色优势的茶叶主导品种。,政府在资金和职能机构建设上扶持力度不够一是龙头企业缺乏和已有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金安区茶叶龙头企业基本只有六安市华山名优茶开发中心1家,而且该企业茶叶加工能力也不高。其余有几家茶叶加工厂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标准化、清洁化茶叶加工厂。二是茶农直接得到的扶持较少,区乡缺乏专职茶叶工作机构。近年来,金安区对茶产业发展投入资金不足,扶持的也仅华山名优茶开发中心少数,一些重点茶区茶农和茶叶大户苦于资金缺乏,无法扩大生产。对茶叶工作区、乡镇没有专门领导组和专职机构,难以实现与市、省茶叶职能机构工作的对接。2发展优势笔者认为,茶产业仍是金安区东南部山区的重点农业产业,在现阶段,亟待加强茶产业发展,而不是削弱其发展。。20世纪80年代主渠道茶叶公司在金安区的年收购量就已达到近800t的水平,现有六安市华山名优茶开发中心龙头企业,所开发生产的“华山银毫”列为六安市名茶的“五朵金花”之一,在全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其所产六安瓜片、石笋野茶也不断获奖。还有被评为省级名茶并获第二届农博会金奖的“六安碧毫”茶,颇具特色,可大批量生产,开发前景广阔。在茶叶上现注册商标有华山、石笋山、碧毫、皖西、小岘春等品种品牌,其中“华山”牌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全区已获得有机茶基地认证的面积达192.

六安市金安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ggqyk171
  • 文件大小107 KB
  • 时间201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