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赤灵芝代料栽培配方筛选试验.doc泰山赤灵芝代料栽培配方筛选试验摘要:以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为主要原料组合10个配方进行泰山赤灵芝栽培配方筛选试验,以生物转化率为主要参考指标,结合子实体形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灵芝最佳代料栽培配方为配方①(木屑15%、棉籽壳60%、玉米芯15%、麸皮8%、石膏1%、石灰1%)和配方③(棉籽壳90%、麸皮8%、石膏1%、石灰1%),%%。关键词:灵芝;培养料配方;生物转化率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11-0060-03灵芝(Ganodermalucidum)是中国传统的药用真菌,具有扶正固本、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能[1~4]。目前灵芝人工栽培主要分为段木和代料两种方式。代料栽培省时省力省地,可防止过度砍伐树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但代料栽培配方各异,导致产量差异较大。为此,笔者利用木屑、棉籽壳和玉米芯进行了灵芝代料栽培配方筛选试验,以生物转化率为主要考核指标,筛选最佳灵芝代料栽培配方,为灵芝代料栽培提供参考。‘泰山赤灵芝1号(TL-1)’:由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木屑为槐木木屑,过筛剔除坚硬杂物。玉米芯和木屑吸水性差,提前1天预湿。栽培原料符合NY5099-2002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不使用任何添加剂,不使用农药。培养料配方见表1。母种培养基为PDA加富培养基,具体配方参照文献[5]。原种培养基配方:棉籽壳39%、杂木屑30%、玉米芯20%、麸皮8%、石膏1%、石灰1%、白糖1%。、接种:栽培袋采用聚丙烯袋,规格为18cm×39cm×,装好料后常压蒸汽灭菌12h,待料温降至25℃以下进行接种(接种菌龄和接种量一致)。发菌培养:菌袋接种后放入培养室25℃避光培养,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良好,发现杂菌感染的菌袋及时清理。出芝管理:菇棚内墙式排袋两端割口出芝。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参照文献[6]。保证不同配方管理条件一致。出芝期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和农药,病虫害采取综合防治,以环境的预处理和卫生维护为主。采收:当菌盖不再增大、边缘增厚,芝片木质化加重,上附少量孢子时即可采收。一般只收一潮,温度合适时可收第二潮。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每处理30袋。,观察菌丝长势,用划线法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调查菌袋污染率并及时清理。出芝期间观察和记录原基分化、菌柄伸长、成熟时间及出芝发病率,观测子实体形态特征,统计产量,计算生物转化率。干芝生物转化率(%)=子实体干重(g)/培养料干重(g)×。‘泰山赤灵芝1号(TL-1)’在配方⑤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其次是配方②、⑧、⑥,最慢的是配方③(表2)。TL-1在10个不同配方上菌丝定植期和长势差异不明显。菌丝满袋时间与菌丝生长速度有关,菌丝生长速度快的菌丝满袋时间一般41~45d。发菌阶段,配方③、⑦所有菌袋均未污染,配方①、④、⑥、⑨污染率相对较高,杂菌种类主要是绿霉菌。表2不同配方菌丝生长情况注:;+++表示菌丝浓密
泰山赤灵芝代料栽培配方筛选试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