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工程设
柱竖向主筋采用 φ32,间距 15cm。水平箍筋采用 φ16,
除桥塔根部变化段间距 15cm 外,其余均为 20cm。同时在间距
20cm 的水平箍筋之间设置了两根 防裂分布箍筋。横梁
主筋采用 φ25,间距 15cm;箍筋采用 φ16,间距 15cm。在
各道横梁上设有根数不等的钢绞线预应力束。
塔身及横梁为 50 号混凝土,承台为 30 号混凝土,桩基
为 25 号混凝土。全桥桥塔 50 号混凝土 10554 立方米,30 号
混凝土 4867 立方米,25 号混凝土 4768 立方米。
(2)加劲梁
加劲行车道主梁为类似鱼鳍形扁平钢箱梁结构。主梁
结构全宽为 ,中心梁高 3m,高宽比为 1:10。顶板宽度
为 22m,设 2%的双向横坡。上斜腹板水平宽度为 。悬臂
人行道宽度为 ,设 %的向内单向横坡。
桥面为正交异性板,顶板及上斜腹板厚 12mm,行车道 U
形加劲肋中心间距 ,板厚 6mm。底板及下斜腹板板厚
10mm。底板、斜腹板球扁钢加劲肋中心间距一般为 ,球
扁钢规格为 16a。
加劲梁横隔板间距 ,无吊索处板厚为 10mm,有
吊杆处板厚为 12mm。为有效改善桥面板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
变形及受力状况,在每两道横梁之间没有一道矮加劲肋。矮
肋高 ,板厚 16mm。人行道顶板板厚 12mm,其下横向设
4有间距为 一道、板厚 12mm 的横肋板。顶板纵向设有球
扁钢加劲肋,间距 。
加劲梁上的锚箱是钢箱梁重要的传力结构,本设计进
行了特殊设计处理。锚箱主要由三块承力板、一块承锚板组
成。三块承力板门距为 50cm,中间一块板厚 32mm,另两块板
厚 20mm。三块承力板均穿过加劲梁斜腹板,其中间一块与横
隔板相连接。承力锚板厚 50mm,其上设有多道板厚 20mm 的加
劲板。
为适应加劲梁端部结构的复杂受力的需要,对长 7.33m
的端节段进行了特殊加强设计。端 节段 节段设有 6 道横
隔板,横隔板板厚为 16mm 或 20mm,并结合支座系统连接的需
要进行局部加劲处理。
加劲梁钢材材质为 Q345-E,结构钢材共用 10390t。
加劲梁顶板上铺设 7cm 厚改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人
行道上铺设 3cm 厚的沥青砂。
(3)锚碇
南北锚碇所处的地质情况不尽相同。北锚碇基坑基岩
在高程 以下整体性较好,无明显的夹层及破碎带,基
岩为泥钙质胶结砾岩;高程 以上基岩破碎,且多为红
色粉砂岩。南岸整个岩体整体性差,基岩破碎,有多条夹层
及断层,岩体以泥钙质为主,夹有粉砂岩或红砂岩的砾岩。
南北基岩均为强度较低的软质岩。故南北两锚碇均设计为重
5力式钢筋混凝土锚碇。
为保证锚碇上方行车道的宽度,锚碇采用埋置式,利
用其上方回填路基上压重,以减少锚碇混凝土的数量。锚碇
结构最大长度为 65m、宽 39m,前缘高 42m,后部高 。
每一锚碇混凝土为 42584 立方米,锚固体及前支承墙为 40 号
混凝土,其他各部分均采用 25 号混凝土。
本锚碇为少筋结构,仅在锚碇内外表面设置直径 22cm
间距 20cm 的分布钢筋网。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有害的裂
纹,在锚碇内外表面及每一施工层面上设置了规格为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工程设计与技术特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