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门头沟项目部
2011年3月9日
目录
1、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 1 -
- 1 -
- 2 -
2、导流设计方案 - 1)轴线测设
根据设计中线测设管道中心线和检查(集水)井中心位置,设立中心桩。管道中心线和检查井中心位置经复核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根据施工管道直径大小,按规定的沟槽宽定出边线,开挖前用白粉划线来控制。
(2)标高测设
根据需要沿施工范围加密测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应设置在相对稳定的位置,沿线每隔200m设置一个。
临时水准点设置后,要统一编号,在图纸上标明,经复核无误方可使用。并根据施工进度定期复测,一般每周一次。
2、沟槽开挖
(1)在沟槽开挖前,一定要调查有无地下管线(如电缆、管道等)后方可开挖。
(2)沟槽开挖采用机械挖土,人工配合清坡、清底,根据现场条件,挖出土方临时堆放在右半幅绿地位置处并及时运弃。堆放前需找绿地产权单位协调。挖掘机挖土时设专人指挥,维持现场施工安全。
(3)沟槽槽底净宽度,,以便于人工在槽底作业。。
(4)开挖沟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超挖,-。如局部超挖或发生拢动不得回填泥土,可换填最大
粒径10mm-15mm天然级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径小于40mm碎石并整平夯实,槽底如有坚硬物必须清除。
(5)雨季施工应尽可能缩短开槽长度,做到成槽快、回填快、并采取防泡槽的措施,一旦发生泡槽应将水排除,将泡浸土层清除换填砂石料或中粗砂做好基础处理。
3、管道铺设
(1)管道的进场堆放及运输
管道沿线排放在绿地上并及时吊至沟槽,要求地面平整,不能有石块和容易引起管道损坏的尖利物体,要有防止管道滚动的措施。
短距离搬运,不应在坚硬不平地面或石子地面上滚动,以防损伤管道。
(2)管道基础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复测无误后,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底垫层的施工。管道基础采用砂垫层基础,厚度为15mm,按沟槽宽度满堂铺设、摊平、填实。
基础夯实紧密,表面平整。管道基础的接口部位应予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接口完成后,随即用相同材料填筑密实。
4、管道安装
(1)下管前,待用的管材按产品标准逐支进行质量检验,不符合标准不使用,并做好记号,另行处理.
(2)下管用机械吊装进行,下管吊装时,用非金属绳索扣系住,使管道平稳的放在砂砾基础管位上,不串心吊装。
(3)管道应直线敷设,遇有特殊情况需要利用柔性接口折线敷设时,相邻两节管纵轴线的允许转角不得大于2°。
(4)安装由下游往上游依次进行,承插口管安装应将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由低向高依次安装。
(5)管道长短可用手据切割,但断面应垂直平整,不得有损坏。
(6)采用承插口连接的管材接口前,先检查橡胶圈是否配套完好,确认橡胶圈安放位置及插口的插入深度。接口时,先将承口内壁清理干净,并在承口及插口橡胶圈上涂润滑剂(首选硅油),然后将承插口端面的中心轴线对齐。
(7)插口插入承口时,可在管端部设制木挡板、用撬棍使被安装的管沿着轴线插入承口内,每节依次安装。也可用非金属缆绳系住管道,用手动葫芦提力工具安装,严禁用施工机械推顶管道插入承口。
(8)为防接口合拢时已排设管道轴线位置移动,采用稳管措施。具体方法可在编织袋内灌满黄砂,封口后压在已排设管道的顶部,其数量视管径大小而异。管道接口后,复核管道的高程和轴线位置使其符合要求。
(9)雨季施工时采取防止管材漂浮措施。管安装完毕尚未回填土时一旦遭到水泡,进行管中心线和管底高程复测和外观检查,如发现位移、漂浮、拔口现象,立即返工处理。在管道铺设过程中,若发现管道损坏,应将损坏的管道整根更换,重新铺设。
5、检查井施工
(1)本工程在导流起点终点位置设砖砌集水检查井,在0+500
和0+600跌水位置处分别增设一座跌水井兼做检查井。
(2)砖砌检查井前应先打扫冲洗基础表面,清除杂物,并保持基础表面无积水。检查沟管稳定、方向和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根据设计的检查井位置和规定的尺寸做好放样和复核工作。砖材必须湿润。砖砌体M10水泥砂浆,随拌随用,而且要在砂浆初凝前用完。
(3)检查井砌筑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在基础面上铺筑砂浆后方可砌砖墙,要做到墙面垂直,边角整齐,宽度一致。
2)砂浆厚度为10mm灰缝应饱满、平整,砌砖时夹角应对齐,上下错缝,内外搭接。
3)每砌一层砖,用草帚适量洒水并用泥刀将砂浆刮入砖缝,不得直接浇水,以防跑浆。
4)砌筑时应经常用角尺和托线板检查四周墙体是否成直角,墙面是否平整和垂直
门头沟冯村沟导流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