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ppt
2014年篮球规则主要修改部分
2015年规则解释
编辑ppt
随着篮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也越来越高超,由于现行规则已经不能顺应其发展速度,给我们带来挑战的机会队员重新拿到,(合法)
如前场队员运球,球掉到后场,该队员在前场重新拿到,(球回后场违例)。
掷球入界的地点原始权利:A1在前场靠近中线附近掷球入界,规则允许,他向后移动正常的1步,所处位置在后场,但他也只能传球给前场同伴。
编辑ppt
第30条 球回后场
队员在前场起跳空中抢断成功,建立了球队控制球,他持球落地,是以他落地点为首先控球地点(可以是前场,也可以是后场,这是规则的一个特例);如果他在空中传球给后场的同伴(则认为起跳的前场就是先前控球地点),则宣判球回后场违例。
举例:A4在后场传球给前场的A5。B4从他的前场跳起,在空中抓住球,在他落回后场前将球传给后场的B5。
解释:球回后场违例(认为B4在前场已控制球)。 如果B4空中没有传球,持球落回后场,这是好球。
编辑ppt
第30条 球回后场
30-11:A队在前场控制球时,球被A1和B1同时触及后回到A队的后场,后被A2首先触及。
解释: A队回到后场违例。
编辑ppt
无撞人半圆区
无撞人半圆区规则是为了不鼓励防守队员占据篮下位置,试图制造进攻队员运球突破时带球撞人的行为。
无撞人半圆区的线是半圆区的一部分,防守队员一脚或双脚触及无撞人半圆区的线就是在半圆区内。实际上就是扩大了无撞人半圆区面积,以促使防守队员扩大防区,增加比赛激烈和对抗,从而更大程度地保护进攻队员的利益,使比赛更加精彩好看。
编辑ppt
第33条:无撞人半圆区
无撞人半圆区规则适用于进攻队员运球突破,试图投篮和跳起在空中传球时,发生的阻挡或撞人的情况。
然而,下列的接触,无撞人半圆区规则不适用,要依据垂直原则和阻挡/撞人原则进行判罚, 当接触发生在:
a 无撞人半圆区外,包括在半圆区和端线之间
b 抢篮板球发生身体接触时
c 进攻和防守队员非法用手、肘或腿及身体
编辑ppt
第33条:无撞人半圆区
33-4: A1投篮,球触及篮圈,出现篮板球情况。A2跳起在空中,抓住球随后冲撞接触半圆区并处于合法防守位置的B2。
解 释:A2撞人犯规。无撞人半圆区规则不适用。
33-5:A1运球切入篮下准备做投篮动作,然后A1传球给直接位于后方跟随他的A2而不是投篮,随后A1冲撞了接触无撞人半圆区的B1,同时A2持球切入篮下准备投篮。
解 释:A1撞人犯规。无撞人半圆区规则不适用,因为A1非法用他的身体为A2扫清了投篮路径。
编辑ppt
第33条:无撞人半圆区
33-6:A1运球切入篮下并且正做投篮动作,然后A1传球给正站在场地角落处的A2,而不是完成投篮。A1随后冲撞了接触无撞人半圆区的B2。
解 释:A1合法动作。无撞人半圆区规则适用。
编辑ppt
即时回放系统(IRS)
即时回放系统是2010年规则增加的内容,当时回放只局限在每节最后一投是否在比赛时间内离手和确定是2分还是3分区投篮,很明显,和2010年规则相比,2014年规则扩大即时回放的范围:
编辑ppt
即时回放系统(IRS)
主裁判员在赛前批准使用即时回放系统(如果提供) ,并在记录表上签字之前确认(与时间有关):
● 在每节比赛(含决胜期)的最后时刻:
— 投篮离手时比赛计时钟是否响起。
— 比赛计时钟是否还剩或剩余的多少时间, 当:
● 投篮队员出界违例
● 进攻计时钟违例
● 8秒违例
● 比赛时间结束前宣判了一起犯规
编辑ppt
● 第四节和每一决胜期比赛计时钟显示2:00或少于2:00(与动作有关):
— 投篮出手是否在进攻计时钟响之前
— 在宣判犯规前,是否投篮出手
— 球出界,辨认哪个队员使球出界
● 在比赛任何时间:
— 投中2分或3分;
— 当比赛计时钟或进攻计时钟故障,确定时间;
— 辨认正确的罚球队员;
— 辨认一起打架中涉及的队员和随队人员。
(IRS)
编辑ppt
四、即时回放(IRS):
1、主裁判决定是否使用;
2、要先有初判;
3、由裁判员操作;
4、操作
篮球裁判规则修改部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