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筋小麦高产技术措施.doc弱筋小麦高产技术措施摘要从突出主推品种与优化区域布局、推广实用技术与主攻优质高产、狠抓秋播质量与夯实高产基础等方面总结了弱筋小麦高产技术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弱筋小麦;高产;肥料运筹;-5739(2013)05-0088-012013年,靖江巿认真总结生产经验,继续加大弱筋小麦宣传推广力度,狠抓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为实现夏粮增产和农民增收夯实基础。弱筋小麦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夏粮增产和农民增收为中心,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稳定种植面积,优化品种布局,强化抗灾应变和优质高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单产力争达到6t/hm2以上。1突出主推品种,优化区域布局优良品种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内在因素[1-2]。2013年继续推广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号和宁麦13号,各地应根据生产实际,结合农民种植意愿,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落实好品种布局,坚持以镇为单位实行集中连片种植,避免不同品种种植插花。2推广实用技术,主攻优质高产强化技术培训工作,加强关键时期的生产技术指导,努力提高主推技术到位率,促进弱筋小麦优质高效[3]。2013年重点推广以下技术:一是因地制宜推广免少耕机条播、浅旋耕撒播等少免耕省工节本配套技术。长期种植直播稻的地区,要根据天时,提高常规耕翻和浅旋耕播种的比例,遏制土壤性状的恶化和杂草稻的蔓延。二是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三是推广弱筋小麦品质调优节本栽培技术。四是推广抗逆栽培技术。小麦2~4叶结合化除喷矮壮丰培育壮苗,生育后期搞好“两防一喷”以及叶面喷肥技术、冻害预防和补救技术等。3狠抓秋播质量,夯实高产基础一是搞好种子处理。播前先选种、晒种,再进行药剂拌种,提高种子发芽率,控制病害发生。2013年秋播推广适乐时拌种,%适乐时150mL/L对水7500mL,充分拌匀后堆闷2~4h,待药液被种子吸附后播种。二是坚持适期播种。根据品种特性和水稻茬口,重点强调适期播种,控制播种时段,切实减少“两头苗”的比例。大面积小麦播期掌握在10月28日至11月3日。特别是宁麦13号由于其全生育期较长,在适宜播期内应力争早播。三是合理群体起点。大面积生产上适期播种的小麦基本苗控制在240万~270万根/hm2,播量掌握在120~150kg/hm2。同时,各地应根据生产水平高低和播期早迟进行适当增减,力求播种均匀,提高精量、半精量播种水平。四是加强沟系配套。按照密度、深度、梯度、畅通的要求,高标准建设麦田水系,内三沟(竖墒、横墒和田头出水墒)、、,外三沟(隔水沟、导渗沟和大排沟)、、。做到沟沟相通、内外相通、能灌能排、雨止田干。墒情适宜时立足机开沟提高覆土盖籽效果,全面提高秋播质量。4科学运筹肥料,推行配方施肥根据品种特性,总施氮量掌握在225kg/hm2左右,基蘖肥、穗肥比7∶3。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增磷补钾添微肥,科学合理施用氮素肥料。一是施足基肥,重视增施有机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一般施秸秆2250kg/hm2左右,既可增肥改土,又可覆盖减少露籽和盖草灭草。在施足有机肥基础上,施高效配方肥450~525kg/hm2+碳铵225kg/hm2或尿素75kg/hm2。二是早施分蘖肥,
弱筋小麦高产技术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