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花之咏课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携手”是什么意思?〔手拉着手〕书写时“携”字的右上是“隹”不是“住”。
2、轻快: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3、叹吁:叹气。这里指花散发出香气。芳香四溢:到处散发着香气。
4、招徕:招揽,招引。第六段中的三个“她”分别指“草原”、“空气”、“白天”。
5、“啜饮”中的“啜”就是“饮”的意思。两个意思一样的字合成的词,增加了文章的韵律美,让人读来朗朗上口,而单独用“饮”就没这种效果。课文中还有一个这样构造的词,你能找到吗?〔倾听〕琼浆:美酒。
6、〔生齐读五至七自然段〕“梦想”:没有现实依据的;不真实的想法,换个词〔空想〕。花的志向是什么?〔追求光明。板书〕
7、这仅仅是花的心声吗?不是,这也是作者的心声。〔出示作者简介〕
作者渴望什么,追求什么呢?
8、师:盼望和平,憧憬华蜜的生活就是他所追求的“光明”。让我们再次读出作者的心声吧。〔示意再读最终一句话〕
六、总结全文。
1、本文看似写花,实为映人,作者用第一人称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和志向。作者与花已经融为一体。花的志向与追求就是作者的志向与追求。这叫〔借花喻人。板书〕










2、课题能还能改为“咏花”呢?
3、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还在于它运用了〔第一人称拟人化〕的写作手法。什么是第一人称呢?〔课件出示写作锦囊 〕
七、拓展仿写。
仿照课文前四段,写上一两句话。
八、作业超市。
1、收集有关花的诗、词、句、故事,办一期专题手抄报。
2、牡丹国色天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兰花清爽飘逸……不知名的野花也妩媚得意。你会是什么花呢?大胆发挥你的想像,写篇想像作文:我是 花
教学板书:
歌颂漂亮
花之咏
追求光明
借花喻人
《花之咏》教学设计〔二〕
教材分析:
本文是黎巴嫩闻名诗人纪伯伦〔1883—1931〕散文集《泪与笑》中的一篇。《花之咏》可以理解为“花的歌颂”,品读全文,更像是一封花的自白书。诗人采纳拟人的写作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的心声;在前3段“我”分别把自己比作了“大地心中的一句话”、“坠落到草地上的一颗星星”、“大地的女儿”、第4小段讲了自己的用途“挚友间的礼物”、“新娘头上的鲜花”甚至是“祭拜逝者的赠物”,“花”是世上漂亮事物、人间真挚感情的象征;在5、6段“我”又歌颂了自己从早晨到黄昏,从大地到空中与微风携手同百鸟相伴的华蜜美妙生活;第7段那么表达了花的志向:追求光明。本文外表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是作者在借物抒情,作者已与花融为了一体,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花的观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的对漂亮和光明的渴望与追求。诗人以流畅的语言,清爽的文笔,愧丽的想象,新颖










的譬如从平易中开掘隽永,在奇妙的譬如中启示深刻的哲理。
学情分析: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借花抒情、借花喻人的写作手法有了较深的了解与感悟,而本文作者在抒发自己对花的赞美与宠爱的同时借花表达自己对漂亮对光明的追求,正是两种手法的有机结合。加上“花”是学生们身边非常常见的也是大家较为喜爱事物,学生对它们的形态外表以及生长习性比拟了解,所以本文学生在充分阅读的根底上不难理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爱的段落。
2、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仿写课文。










3、通过诵读课文体会到作者对漂亮与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并与自己情感产生共鸣。
教学重难点

[花之咏课文]《花之咏》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档百货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