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立春习俗活动与禁忌.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特别。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有的地方把立春祭祀称为“咬春”。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始终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肯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塑制春牛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乐着捡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需做好打算,进行预演,俗称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则,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清人让廉撰写的《京都风俗志》中说:“立春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芦棚二,东西各南向,东设芒神,西设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准令男女纵观,至立春时……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然后,人们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为祥瑞。
春社
春社是古时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为甲日,后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实行。唐代诗人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可见古人对祭祀社神非常重视,以后成为风俗流传下来,意为大地繁衍万物,祷告祭祀,以祈求六畜兴盛,五谷丰登。










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
戴春鸡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福“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撒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
佩燕子
佩燕子是关中一带人们的古老习俗。每年立春日,人们喜爱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旧在农村中流行。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华蜜吉利的象征。所以,很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只要你能在庭房檩条下或房檐的墙壁上,搭上一小块垫板,上写“春燕来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起窝来。










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流传在陕西澄城一带。每年立春日,妇女用各色布条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挂在牲口,如驴、马、牛的身上,以此祝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立春的禁忌
1、忌搬家
立春当天不能搬迁,因为搬迁意味着动荡,动荡则寓意着没有安静日子,所以不宜在这天进行搬迁。且立春是交接之时,气息驳杂,此时搬迁违反天地,所以特别不吉利。
2、忌理发
立春之时,春回大地,草长荫飞。俗话说:发乃人身之草木,所以刚诞生的草木就去损坏它,不符合自然五行规律,因而这天不宜理发。始终都有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所以想要理发者,应择其它时间进行。
3、忌躺着

2022立春习俗活动与禁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h思密达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