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信用债掀违约潮.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信用债掀违约潮.doc信用债掀违约潮债券违约发生后,政府兜底意愿和能力显著降低,违约后的处理结局可谓“冰火两重天”。今年以来,从民企到国企频爆信用债违约事件,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铁物资”)暂停交易、两只城投债提前兑付以及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城建”)股东变更事件,都对信用债市场乃至整个债券一、二级市场带来明显冲击。随着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持续发酵并在局部加速释放,过去市场信任的“公募”、“国企”、“央企”种种选债逻辑已无法维系。债券违约发生后,政府兜底意愿和能力也显著降低。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面临着再融资和还款能力的巨大考验,违约后的处理结局可谓“冰火两重天”。国企兑付也现分化2016年,债券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这种特点也体现在国有企业违约后不同的兑付结果上。Wind统计数据显示,从年初至5月底,国内债券市场已经发生16家发行主体债券违约事件,涉及债券数量30只,涉及本金超过200亿元。债券违约仅仅是“刚性兑付”被打破的一步。海通证券认为:违约后完成兑付的绝大多数是民企发行人,通过资产重组、争取银行流动性支持等途径兑付了债券。而违约的地方国企、央企等大多已经连年亏损,积重难返,政府支持力度下降,且债务重组需经层层上报,协调难度较大,重组进展较慢,拖累债券兑付。2016年,债券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这种“结构性分化”的特点也体现在国有企业违约后不同的兑付结果上。今年4月,大型央企中铁物资大规模债券违约事件发生后,国资委迅速出面协调,中铁物资17日到期的10亿元超短融“15铁物资SCP004”如约兑付。与之一样拥有“央企”、“国企”光环的东北特钢、“天威系”企业以及内蒙古奈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奈伦集团”)等违约后则没有那么幸运。以东北特钢为例,2016年3月25日,东北特钢原董事长杨华在居所上吊死亡,引爆了这家北方最大特钢企业前所未有的债务危机。短短两个月内,该公司已先后有四只债券违约,合计本金33亿元。作为辽宁省国资委直管企业,东北特钢近期曾召开第二次持有人会议,据参会投资者向《财经者介绍,公司新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以及地方政府会议,持有人大会不欢而散。也是因此,辽宁省国资委被指“无力兜底”,东北特钢的债券兑付期过于集中,短期内获得足够的偿债资金恐怕难度太大,近期投资人纷纷要求东北特钢“提前偿还本期债券全部本金、利息”、“要求发行人书面承诺本债券不会债转股、不会恶意逃废债”。兑付“关键先生”转变在梳理回顾作为打破刚性兑付第一案的“11超日债”案例时,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王颖认为“政府态度”是超日重整得以达成的关键性因素。“政府对11超日债的额外支持保证了超日债持有人获得了远高于银行等其他普通债权人的偿还率。另外,政府的大力支持还体现在对外部出资人的引进、与债权银行的谈判、资产管理公司的介入等多个方面,政府的支持才保证破产重整的顺利达成。”王颖表示。业内人士称,按以往的价值逻辑,正是由于政府“隐形担保”信仰的存在,债市常出现亏损国企债券价格高于盈利民营企业债券价格的现象。随着违约的常态化,“兜底”格局已然发生改变。从近期的违约债券处理情况来看,政府没有像以前一样进行大规模救助,而是越来越多地采取中立态度。银行在不良率高企的压力之下,与政府间的博弈也越来越强。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研究人士也表示,最为现实的状况是

信用债掀违约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isuamd347
  • 文件大小105 KB
  • 时间201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