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怡亚通产生背景
怡亚通业务模式
怡亚通盈利模式
怡亚通的发展障碍
一怡亚通产生背景
(一)供应链管理理论
于1985年由Michael E. Porter提出,其大意就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四个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职能领域主要包括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分销管理。辅助领域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
(二)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是1998年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率先提出的,是专门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活动。第四方物流并不实际承担具体的物流运作活动。
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是供需双方及第三方物流的领导力量。它不是物流的利益方,而是通过拥有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以及其他资源提供一套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此获取一定的利润。它是帮助企业实现降低成本和资源有效整合,并且依靠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三)怡亚通对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引用
1997年,成立之初的怡亚通只是帮助国内的IT企业代理采购、集货和物流配送,但当时找不到合适的商业名称命名这一涵盖物流、资金流和商流的服务模式,怡亚通便选用了大家熟悉的物流概念,将此业务命名为“IT物流”。
我国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外包服务市场的年增长率达到25%,权威部门预计到2010年我国物流及供应链市场价值将达到675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市场。
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周国辉在“IT物流”的思想上逐步寻找到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专业供应链服务。
二怡亚通业务模式
(一) 传统物流
供应商
制造商
销售商
传统物流服务
提供商: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及配送
(二) 现代物流
供应商
制造商
销售商
采购物流
销售物流
现代物流服务
提供商
生产物流
回收物流
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