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2-0087-02
【摘要】本文介绍了狂犬
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2-0087-02
【摘要】本文介绍了狂犬疫苗接种后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的种类,并对本市疾控中心发生的一个病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过敏症状
1前言
狂犬病属于可防不可治的致死性人兽共患病。接种狂犬疫苗可以非常有效的对狂犬病进行预防,但是有部分患者在接种狂犬疫苗后会发生不良反应。目前我国注射狂犬疫苗没有禁忌证,即使患者发生了过敏反应,也要将疫苗全程注射完。
2狂犬疫苗的不良反应
将狂犬病病毒接种于动物组织,然后用β-丙内酯灭活就可以得到狂犬疫苗。狂犬疫苗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神经组织疫苗(NTV)、鸭胚疫苗(DEV)、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PHKV)和人二倍体细胞培养疫苗(HDCV)等几种。
狂犬疫苗接种后所发生的一般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的过敏反应,这种反应一般不影响免疫过程及结果,患者可以耐受。不同来源的疫苗的一般反应的发生率和临床表现也是不同的。
Semple羊脑疫苗属于NTV疫苗。一般于接种3天之后发生轻微的过敏反应,接种次数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次数也逐渐增加。第5-8针时过敏反应明显,第10针时反应达到最大。其不良反应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注射局部红肿、疼痛、麻痹、硬结
,还有部分接种者可能有淋巴结肿大。接种后1-7天会出现全身反应出现,表现为身体不适、头昏、微热、食欲减退、肌肉酸痛、四肢麻木、视力障碍、尊麻疹或血管性水肿等症状。
注射鸭胚疫苗(DEV)的局部反应比较常见,常见的症状有注射部位疼痛、红斑、硬结和痉痒等,还有部分接种者在注射一针后会出现发痒、不适和肌痛等全身症状。但是国内尚未生产这种疫苗。
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PHKV)接种后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的症状都比较轻微,如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部分人淋巴结肿大;全身反应则有发热、头痛、头昏、全身不适、四肢麻木、皮疹等。反应随接种针次增加而减少。
注射狂犬疫苗所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重症荨麻疹和脱髓鞘性神经系统并发症等。根据国内文献报告笔者发现狂犬疫苗接种后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不高,脱髓鞘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和重症尊麻疹较为常见。
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呈闪电样过程,接种后5min内即可发生,少数人半小时后出现,也有的在接种几次后才会发生休克。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紫绀,脉搏细弱,四肢发冷、心跳快而无力,血压急剧下降,严重者甚至测不到血压,心跳骤停,还伴随有胸闷、呼吸困难、窒息、意识障碍、四肢麻木、抽搐、大小便失禁、昏迷、荨麻疹、痉痒等。因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及肠尊麻疹的形成,有些患者常有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发生剧烈腹绞痛。
多数于接种疫苗后6-15天后发病,一般病情在数天至1-2周达高峰。前驱症状表现为头痛、发热、全身酸痛、感觉过敏、注射部位红肿、疼
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