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游览古隆中的作文:烟雨古隆中 优秀作文.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游览古隆中的作文:烟雨古隆中_优秀作文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他在棋盘石前与忘年交黄承彦对弈,他在观星台细察日月星辰的细微变化。所有这些,都为他日后在风云际会中,运筹帷幄、呼风唤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立于烟雨迷蒙的古隆中,周围似乎弥漫着令常人难以识透的智慧之光。流连于古隆中,似乎让人领略到了渴求智慧、积累智慧、施展智慧的真谛。
  
  车出隆中两三里,便到了卧龙镇。漫步卧龙镇街头,思绪无拘无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智慧与风流。如今的卧龙,两条省道与荆襄高速穿镇而过,毗邻的汉江,舟楫通畅,一派东连西接四通八达的气象。我深切地感受到在隆中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的后代们,追求智慧,渴望改变现状的热情与努力。正在招商开发的木牛山风景区、卧龙溶洞群、回龙湖风景区、鹤子川观光农业开发带,无不渗透着现代人的精明与才智。
  
  离开卧龙时,仍是“腾雨似涌烟,密雨如散丝”,一派迷蒙。烟雨中,蕴含着几多智慧;烟雨中,蕴含着几多感悟。我猜想,在这片看似寻常的土地上,一定会诞生更多新时代的大智慧,更多属于21世纪的新的风流。
  
  (选自《人民日报》2006年6月3日,有删改)
  
  【点读】
  
  这是一篇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作者以游览古隆中的行踪为线索写景叙事,寄慨感怀。面对历史遗迹,作者联想到了诸葛亮在此留下的许多故事,并由古及今,真实再现了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先人的无尽怀念,同时也体现了“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智慧与风流”这一主题。
不见长安
  
  414122湖南岳阳二中新笔文学社何祥
  
  简短文字,浅念杜甫。
  
  ——题记
  
  我就要离开——
  
  村头杳杳的杏花,还在飘吗?儿时悠扬的牧笛,还在响吗?清明折柳的灞上,桥边芍药是否已吐了新芽?
  
  夜风裹挟着记忆席卷而来,月儿扶上船舷,云自飘散,两岸猿唳冷了千山叠,最后一次用赢弱的身体撑起压抑的思想,用空寂的眼神望向长安。
  
  长安啊,长安,瓦下的厅堂里他们又说起了纸上难以描摹的繁华长安。听说,长安城有诗三百,歌尽了悲欢;听说,长安城有重重宫阙浩浩殿宇;听说,长安城熙熙攘攘,叫卖声婉转悠扬。于是,年少的我背起行囊,踏过青石板,带着万千希冀,着一身青衫扶舷而上。我路过江南,看到杨柳岸的书生一袭白衫睡得酣;我路过洛阳,看到画阁中的小姐低眉信手绣牡丹。一路跋山涉水,看遍途中花儿开过几转,终于来到让我魂牵梦萦的长安……
  
  只是为何,这烟柳皇都却不是我心中画卷上的模样?慌张的人潮里,我恍然迷失方向。滚滚的烟尘中,我忘记了来时的路在何方。站在一个盛世王朝下落的起点,我全然丢失了最初的梦想。连年的烽火苍老了我的脊背,百姓的哭声在金戈铁马中化成天阴雨湿泥地里的累累白骨,却无人来收。原来,长安是以白骨为基,鲜血为漆,悲鸣为庐啊,原来它四面荒芜。
  
  我只得哀叹。眼睁睁看着新妇泣别离,白鬓迎血盔,老翁赴战场,老妪送儿郎。我别过脸,不忍看。沿着纷乱的战火

游览古隆中的作文:烟雨古隆中 优秀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临近再说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