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如何养水培植物(上).doc家庭如何养水培植物(上)吉祥草的水培方法吉祥草又名观音草,是百合科吉祥草属多年生长绿草本植物。叶片丛生,宽线形,中脉下凹,尾端渐尖,长15至40厘米;茎呈匍匐根状,节端生根;花期9至10月,花淡紫色,直立,顶生穗状花序,长约6厘米;果鲜红色,球形;它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较耐寒耐阴,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适应性强。由于吉祥草株形优美,叶色青翠,我们若利用其耐寒耐阴这一生长习性,将其装入各式各样的金鱼缸或其他玻璃器皿中进行水养栽培,然后把它摆在吧台、茶几上,则缸中有水,水中有石,石中有根,清濯互见,不失为一种精致、高雅的艺术品。下面就其栽培方法介绍于下。一、选材。选取叶色浓绿、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植株,用铲子小心地从土里挖出,将其根部清洗干净。在挖的过程中要注意尽可能挖得深些,土尽可能多带些。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不损伤根,有利于水养栽培的生长;二是因为水是透明的,完整的根在水中能展示一种独特的美。二、压石。选取用来铺设园林小路的卵石或雨花石,将其洗刷干净,先在玻璃缸的底部铺上一层,将吉祥草竖置于石上,再用石块把它的根部压稳,不让其倒伏,往玻璃皿中注入清水,直到整个根部全部浸没为止。水的透明性决定了压石也应有一定的美学技巧,作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意去设计,以突出个性。三、管理。由于吉祥草的根长期浸泡在水中,时间久了水容易产生异味,因此应该做到勤换水,每周换一次为好。施肥方面,定期滴几滴营养液或磷酸二氢钾溶液即可。吉祥草比较耐阴,每晚1至2小时的日光灯照射即可满足其光合作用的需要仙客来水培方法选择仙客来及容器选择1年生至3年生无病虫害、生长旺盛,含苞待放的仙客来植株,用无土栽培基质如珍珠岩、蛭石、木屑等基质栽培的最好,改变环境后不伤根、不缓苗、适应快。水养容器简单,经济,在生活中可起到废物利用的作用,只要是能盛水的容器如鱼缸、茶杯、饮料盒、酒瓶、花瓶均可;透明的容器最好,根、茎、叶、花、果均能全面观赏。不管用何容器,其大小、高矮、颜色等都要与仙客来植株协调一致,这样才能显示出水养仙客来玲珑剔透、晶莹高雅的韵味。水养时间及方法仙客来花期一般在10月至第二年6月,故水养时间一般在9月至第二年4月,将选好的仙客来植株脱盆,用20℃温水洗净根系粘附的基质,注意不要伤根。然后直接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水的深度与根际齐平,最深不能超过球茎的1/3,以免球茎腐烂。最后摆放在室内合适的位置,定期加水,加营养液。水养两到三个月花败后,将植株取出栽到栽培基质中度夏。水质、水温水养仙客来所用水最好是山泉水或磁化水,水质清洁,不浑浊,不沉淀,且含有植物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整个水养期间不需换水。自来水含氯,对花卉生长不利,且易浑浊,易沉淀,每隔几天就要换水一次,应尽量不用。水温应与当时室内气温接近,一般10℃至20℃。;光线、室内温度仙客来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水养容器要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桌面或窗台上,不要直接放在暖气片上。室内温度以15℃至20℃最为适宜,最高不要超过25℃,最低不要低于10℃。添加营养液水养仙客来在开花期间也要定期补充营养,一般每隔10天每株添加50毫升1∶100倍的观花植物营养液,配制营养液也要用山泉水。如发现叶黄,叶小,花小等,在排除烂根的情况下,可酌情多添加一些营养液。水培银边草中文名:丽蚌草别名:银边草科属名:禾本科拉丁学名:arrhenatherumelatius性状:多年生草本株高:高50-100厘米花期:夏(6-8月)耐寒性:耐寒(-5℃以上)耐阴性:阳性形态特征:地下茎白色念珠状;地上茎簇生、光滑。叶丛生,线状披针形,长30cm,宽约1cm,有黄白色边缘。圆锥花序具长梗,约50cm,有分枝;小穗具两花,上面花两性或雌性,下面为雄花;花期6-7月。原产欧洲。习性:性极强健,耐寒又耐旱,不择土壤。盛夏之际地上部分常枯萎而休眠,9月初再次萌芽生长。繁殖及栽培:通常2-3年进行一次分株繁殖,在春季3-4月或于9月休眠后初抽新叶时进行,将老株掘起后进行分离,每株宜带2-3个新芽,并连同念珠状地下茎一起分离。老株每年应注意修剪,叶片不要过长,当地下茎露出后应及时培土,株丛旺盛而优美。栽培中施肥过多或过渡缺肥时,叶片白斑就会消失全呈绿色而影响观赏效果。龙血树水培:龙血树进行水培的植株可以参考上面其繁殖方法进行获得,也可以直接从土培获得,其具体方法如下:观根水培,在进行培育前一个星期对其进行杀菌、杀虫,并挑选植株品相好的进行培育,若是按上面扦插进行水培(土培为材料的去其根部,进行快繁催根),最好先就把定植篮放入其中,待根长出5—6厘米长并且没有返陆时放首页12345尾页入诱变池进行诱变,刚开始,营养液浓度要低些,待植物适应水中生长环境后,浓度可以根据植物加大,同时也减少增氧,最后停止增氧。等到根长到可以装瓶
家庭如何养水培植物(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