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茶
1五行茶由来
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药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元代李杲在《脾胃论》中再次申明:“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
清代吴仪洛进一步解释说:“主病者,对症之要药也,故谓之君。君者味数少而分量重,赖之以为主也。佐君以为臣,味数稍多,分量稍轻,所以匡君之不迨也。应臣者谓之使,数可出入,而分量更轻,所以备通行向导之使也。此则君臣佐使之义也。”
所谓“君臣佐使”,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君药
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在一个方剂中,君药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药物。
臣药
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小于君药。
佐药
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使药
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灶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使药的药力较小,用量亦轻。[1]
制作思路
五行茶,外观五色,相生相克而又相辅相承,内行于人体五脏六腑,调和阴阳,平衡代谢,改善微循环。
“五行”茶类划分
金(黄茶):清洁、清肃、收敛
木(绿茶):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
水(白茶):寒凉、滋润、向下运行
火(红茶):温热、升腾、明亮
土(黑茶):生化、承载、受纳
注:上述“五行”茶类划分略有不足,欢迎有关学士交流指点。
“五行”对应属性
茶类
五行
五脏
六腑
季节
情绪
五官
五味
形体
绿茶
木
肝
胆
春
怒
目
酸
筋
红茶
火
心
小肠
夏
喜
舌
苦
脉
黑茶
土
脾
胃
长夏
思
口
甘
肉
黄茶
金
肺
大肠
秋
悲
鼻
辛
皮毛
白茶
水
肾
膀胱
冬
恐
耳
咸
骨
注:上表所描述功效全凭蒋载洵老先生半个世纪对茶的认知观念,如有不同看法欢迎有关学士交流指点。
2五行茶系列编辑
金系列
此系列以黄茶为君,制出五行茶——添光
黄茶:宣肺,理大肠,性温,条金黄而蕊雪白,阔气管,镇咳,生津,消渴,通二便;
添光:金走肺腑,润大肠;金生水,缺金则水浊,肤色无亮色,面色暗灰少弹性,行疺,气短。
适应人群:爱美的中、年青饮之最佳。
木系列
此系列以绿茶为君,制出五行茶——润绿
绿茶:种类繁多、易作,性各有千秋,多属性偏寒味苦涩而清香;
润绿:走肝、胆明目。兴奋神经,醒脑降火等。晒青为普洱茶之最佳原料;既保持了绿茶的优点,又消除了寒性及苦涩的缺陷,且滤火毒而醒酒。
适应人群:饮酒,抽烟,好吃烧烤香辣的人群甚适,人群反回信息言降血压效良。
水系列
此系列以白茶为君,制出五行茶——柔白
白茶:味苦涩回甜,化脂肪,减肥,通膀胱。
柔白:既保持了白茶的优点,又消除了苦涩;
国医五行茶大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