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护理管理第三节眼科手术病人护理
学习要点
了解眼科的大体布局与根本环境
熟悉眼科常用的检查器械和设备及作用
掌握眼科护理管理的主要内容
重点手术前后护理管理
眼科布局与环境
第一节 眼科布局与环境
医保证患者平安 要求地面不打滑,各种仪器安放合理,使用方便。
暗室内有各种精细光学仪器,要注意保持室内枯燥和空气流通。应制定严格的精细仪器使用、保养规程,如切忌用手触摸光学仪器的镜头、镜片,可用擦镜纸轻试;每日下班前切断仪器电源、加盖防尘罩、管好水龙头和门窗等。
三、病房护理管理
眼科病房护理管理的任务主要是为眼科住院患者提供平安、舒适、整洁、安静的治疗和休养环境,正确及时的为患者进展各种治疗,做好手术前后的各项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和各种安康教育,传播护理知识和技能,及时观察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为医生诊治提供准确信息,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平安。其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眼科病房和护士站
1、加强病区环境管理 为防止患者意外损伤,病室、病区走廊、厕所、浴室应设置扶栏,地面清洁枯燥,对视力低下者应专人看护,确保患者平安。
2、药物管理 尤其是扩瞳药和缩瞳药应应标记明显,严防弄错。执行各种操作,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核对左右眼别,严防过失。
3、手术前后患者的管理 严格执行手术前后护理常规,以保证手术顺利进展和术后的疗效。
眼科手术前后护理管理
〔一〕外眼手术护理
外眼手术通常是指眼睑、泪器、结膜、眼外肌、眼眶等部位的手术。外眼手术通常在门诊小手术室进展,需提前预约手术日。
1、术前护理 在预约手术日时,护士应对患者进展初步护理评估,并进展手术前准备。
〔1〕护理评估:询问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掌握患者疾病的诊断、手术名称、肝肾功能、乙肝外表抗原、药物过敏史、既往史等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身体状况、体型、心理状况等,遇感冒、发热、女性月经期及眼部急性炎症期或全身有手术禁忌症时应延缓手术。
〔2〕心理护理:外眼手术虽为小手术,但有些患者〔或儿童患者的家长〕仍有焦虑和恐惧。应安抚患者,向其介绍手术目的、效果及术中本卷须知,使其消除恐惧,增强信心,配合手术。同时,也应讲明可发生的并发症,防止术后纠纷。
〔3〕术前用药:术前3d滴抗生素滴眼液〔门诊手术者嘱其自行滴眼〕,术前做普鲁卡因、青霉素过敏试验等。
〔4〕手术野准备:遵医嘱剃眉、剪睫毛、消毒、包扎手术野等。泪道手术还须充分冲洗泪道。
〔1〕切口处理:睑板腺囊肿〔〕手术无缝线的患者,术后应覆盖双层眼垫,并嘱其用手掌稍加压力按压手术部位十分钟。泪囊摘除术后应单眼加压包扎止血,并观察10到30min。胬肉切除术后,一般5d后撤除缝线,嘱患者继续用药,定期复查,观察是否有复发。观察患者有无局部出血或其它不适,嘱患者按医嘱用药和门诊随访。
〔2〕病理送检:新生物切除术后,一般常规送病理检查。如为恶性肿瘤,切勿直接告知患者或嘱其自取报告,以免加重患者的思想负担或引起其他问题。
〔3〕生活护理:对术后双眼包扎者应加强生活护理,维护其行动上的平安。
〔二〕内眼手术护理
内眼手术通常是指角膜、巩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部位的手术。内眼手术造成眼内与眼外相通,增加了术后感染的时机,因此护理上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同时防止术后碰撞和震动眼球,以免切口裂开、虹膜脱出、前房积血、玻璃体脱出等意外的发生。
1、术前护理 是关系手术顺利进展 的重要环节之一。
〔1〕心理护理:介绍术前、术中、术后的本卷须知和预后的一般情况,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热情答复患者提出的问题。
〔2〕病情观察:协助医生观察和掌握患者的全身情况,如有发热、月经来潮、精神异常或全身感染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以便进展进展必要的治疗或考虑延期手术。遇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的患者,应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术日晨测生命体征并记录,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患者训练:训练患者按要求向各方向转动眼球,以利于术中或术后观察和治疗。指导患者如何抑制咳嗽和打喷嚏,如用舌尖顶压上腭或手指压人中穴,以免术中及术后因突然震动引起前房积血或切口裂开。
〔4〕术前用药:按医嘱执行术前用药,术前常规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3d,3次/d,以清洁结膜囊;术前晚按医嘱给予镇静安眠药。
〔5〕患者准备:协助患者做好个人清洁卫生,洗头、洗澡、换好干净内衣裤、干净的住院服,长发应梳成辫子。全麻患者成人术前8h禁食、4h禁水;小儿术前6h禁食、2h禁水;6个月以下小儿术前3h
眼科护理管理第三节眼科手术病人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