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技巧.ppt*
高考古诗鉴赏
答 题 技 巧
2021-01
*
五大考察类型
一、检测意象
二、检测内容和情感
三、检测表达技巧
四、检测语言
五、比照鉴赏式
2021-01
一、检测意象 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4分〕
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试一试
2021-01
分析全诗情感
*
分析全诗情感
一般提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请说出理由。
答题步骤: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 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
答题套路:我认为〔 〕,原因是〔 〕〔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陈述〕
方法
2021-01
分析全诗情感
*
08【全国卷Ⅰ】12 、阅读……〔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慨。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慨,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试一试
2021-01
分析全诗情感
*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假设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
同意。诗人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的情绪,但诗人在最后借用齐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达出淡然的心境,显示了旷达的情怀。
不同意。从诗中确实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不是成心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
试一试
2021-01
*
三、检测表达技巧 识断并分析表达技巧
2021-01
检测表达技巧
*
08〔四川卷〕12.阅读……〔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4分〕
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大,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大的方法。
例题
2021-01
检测表达技巧
*
识断并分析表达技巧
一般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变式提问: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②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1、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具体诗句,加以阐释 3、分析表达效果。
答题套路:这首诗用了〔 〕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如〔 〕,从而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方法
2021-01
检测表达技巧
*
07〔安徽卷〕12.阅读……(8分)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主要运用了衬
20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