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公建民营”或许是解决养老院困境的好办法之一.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公建民营”或许是解决养老院困境的好办法之一
至2014年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给我国养老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这是理想中巨大的养老市场蛋糕;“公建民营”或许是解决养老院困境的好办法之一
至2014年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给我国养老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这是理想中巨大的养老市场蛋糕;然而,现实却非常骨感——最近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了我国首个《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目前我国超过三成的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全均空置率,达到了48%;民办养老机构,生存尤为困难。
  民办养老机构空置率居高不下,公办的也好不到那儿去,去年底,北京市政协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推进本市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调研报告》显示,政府大量资金投入机构养老,但机构养老床位目前约空置2万张,社区养老未得到应有重视,建议政府资金投入向社区和居家养老倾斜。社会化养老本是未来的趋势,结果却又回到了社区和居家养老的老路,很显然,养老机构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障碍。
  相反,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结构上,优质养老机构都极度稀缺。2013年发布的《我国老龄领域社会问题静态预测研究》指出,2012年,全国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4304个,,,%。这一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2013年有媒体报道,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一个单间的入住价格仅2250元,排队平均要等100年。
  价美物廉而服务优质的公立养老院“一票难求”,就是打招呼也难以谋一个床位;而大量的民营养老院却处于严重“吃不饱”的状况,以南京为例,从2011年以来,不到两年时间全市民营养老院共减少养老机构38家、床位2105张。养老院这种结构性的差异和行业性窘境,需要管理方面的转型升级,以此提高资金的使有效率,让政策的杠杆发挥更大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要发挥精准管理的模式,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处,用在刀刃上。
  故而,就必须改变时下这种“广撒网”的模式,一方面先让急需入住的人员先住进来,以让公共政策发挥弱势救助和底线关怀的作用。比如为了避免让“甩老族”钻空子,应当让失智、失能和孤寡老人先行入住。同时还要启动入住资格评估,对入住的老人进行分类评级,并以此采取差异化应对。比如对患病的老人,就要入住医护一体的优质养老院,而对于身体健康有自我护理能力的老人,则可以入住养老服务为主的养老院。另一方面,则要避免政府资金的大包大揽,可以采用公建民营,或者民建公助等形式,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到养老行业中,真正建设一批物美价廉的养老院。
当前最大的问题恰恰在于,政府花巨资打造了一些超过平均水平的样本,人为拉大了公立与民营之间的差距。更严重的是,民营资本并没有享受到公立养老院同等的待遇,比如在医保、土地、税收等优惠方面,还没有做到一视同仁。这就需要公办养老要有精准的定位,明确自身的角色,由裁判员和运动员一体的角色,逐步过渡到裁判员的身份上,把机会和市场让给民营资本,而公办养老的目的主要是“保基本”、“保低收入”,否则政策性导致的内部失衡,只会加剧对资源

“公建民营”或许是解决养老院困境的好办法之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aoapp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