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共 凄美场景,令人观之心碎。
⑤据说芦苇是有很多管用价值的,否那么不会年年有那么多人浩浩荡荡驻进江滩割苇子去。我这里记忆犹新的倒是用芦苇花编扎成的一种鞋,老家俗名叫“毛窝”。冬天一到,便有四乡农夫一串一串挑了上街来卖。自然极廉价,两三毛钱就可以买一双。外婆年年都要买几双回来,自己再动手加工一番:用棉花和绒布垫了底,旧的棉毛衫剪开,鞋口和鞋里衬上圈,粗针大线缝牢固了,穿在脚上温煦无比。老家的屋子高大阴森,窗户是老式的木格子窗,门也是老式的排板门。晚上我坐在窗前呕心沥血写小说,头上悬一只25瓦电灯泡,风把窗纸拍得呼啦啦响,身后的毛巾转瞬冻成冰帘子。我手上戴着无指手套,颈部上裹了围巾,脚上穿“毛窝”,尽然写得忘却时空,丝毫感觉不到寒冷,而且脚上真的没有生过冻疮。如今我在保温性能良好的楼房里写作,脚上穿着电热靴,身边开一只电暖器,想到从前穿“毛窝”写小说的日子,心中感慨得想哭!哭我此时此刻的堕落,哭我一去不返的青春安康,哭我当年对文学的虔诚执着,也哭我去世多年的外婆,我多想再有一双她老人家针针线线缝制的“毛窝”。
⑥住在大城市,望见芦苇的时机少得不能再少。有一次有时在装潢美丽的鲜花店里发觉有两三根芦苇花插着,一片片花团锦簇中,灰色调的芦苇花倒显得名贵无比,仿佛舞女群中的贵妇人。我只觉心里有一根弦被轻轻弹响了一下,就快步走开了。我不忍去问她的价钱,我知道没有几块钱是别想买到一支的。这与我心中梦魂牵绕的家乡的芦苇相距甚远!问了她的价钱似乎就有亵渎她的感觉。
⑦还有一次去邮局寄信,发觉柜台里的营业员们手上正传递着一双“毛窝”。她们嬉笑着品评着不屑着,仿佛面对一只“丑小鸭”玩具。我隔了柜台,伸长颈部呆呆地看着,忽觉脚下有了一种毛扎扎的、异样暖和异样熟识的意念。后来回家,我后悔了许久,没有鼓起志气问问她们“毛窝”是从哪儿买来的。再想又觉得问也白问,南京莫非还有卖“毛窝”的地方吗?
⑧年年的数九寒天,家乡的小岛上,无穷无尽的芦苇还会被人割得干干净净吗?这时候扒开滩泥,可以挖出洁白洁白的芦根。芦根脆嫩清甜,我们插队时用它解馋,也曾是一大乐事呢!
“梦中芦苇”,首段却以“水”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4分〕
⑥段说“这与我心中梦魂牵绕的家乡的芦苇相距甚远”,对此你如何理解?〔5分〕
:“点滴聚合、细想有意。”请以文中叙写“毛窝”的内容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请简要作答。〔6分〕
芦苇赞阅读答案-梦中芦苇阅读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